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顾一娴:保护传统村落不可忽视“精神遗产”

发布时间: 2014-09-19 17:07:16  来源: 荆楚网  作者:顾一娴  进入电子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日前出台《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提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将对保护对象实行挂牌保护,严禁拆并中国传统村落,同时安排驻村专家在传统村落项目实施期间入村督导。(9月19日新华网)
  自诞生之日起,村落便有了固有的文化及民俗。以村落为载体的乡土民俗文化,是凝聚在中国整体文化中并通过农民体现出来最精微的思想基础,是中国整体文化不断汲取营养的最主要精神支柱、思想源泉和基本观念。从人类发展史来看,村落文化总是伴随村落的诞生而诞生,伴随村落的消亡而消亡。可以这样认为,一个村落史,也是一部村落文化史。村落文化既是中华文明的萌芽也是中华文明的中流,以至顽强地延续至今天。
  众所周知,中国文化中信仰的起源来自悠久的农耕文化。村落是农耕生活遥远的源头与栖息地,是民俗向城市过渡的桥梁,许多民俗现象在村落产生,然后波及城市,形成都市民俗,中国的都市民俗很大程度上是村落民俗的延伸和发展。即使是在现代化的今天,绝大部分中国人仍然是土地的耕作主人,继续在村落农耕课桑,繁衍生息,享用着世代相传的传统文明。人们的原始信仰由始自终都是深深根植于村落生活,根植于桑梓活动中。因此,可以这样说,对村落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就可以找出城乡文化差异产生和变迁的自然、背景及其规律,并为打造文化强国提供最基础且最具说服力的资料支撑。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现代文明的不断发展,随着城市扩张和工业发展突飞猛进,尤其别是“城乡一体化”以来,许多村落的原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许多古迹正在消失殆尽,村落中的民众文化和民间艺术、传统的民俗事项,也正在随之失传。古老的村落文化在现代文明的进程中,更是将逐渐被湮没,被遗忘。如果不及时对村落的文化、民俗进行保护,灿烂多样的历史创造、文化景观、乡土建筑、农耕时代的物质见证势必遭遇泯灭,毫不夸张的说,再过几十年,中国的本土民俗文化势必面临断层,与之而来的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会成为仅有经济意义的空壳。
  如果没有数以百万计各族各地根性的传统村落的存在,中华文化的灿烂就会黯然失色得多。因此,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然而,我们也不能一蹴而就,不能囫囵吞枣般的只注重保护实体建筑,忽视村落灵魂性的“精神遗产”,传统村落的保护必须是整体的文化保护。由农耕文明繁衍的村落文化,兼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双重特性,因而在村落里这两类遗产互相融合,互相依存,同属一个文化与审美的基因,是一个独特的整体。
  过去,我们曾经片面地把一些传统村落归入物质文化遗产范畴,忽略了村落灵魂性的精神文化内涵,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徒具躯壳,形存实亡。保护传统村落不是保护所有的老建筑,我们保护的是村落内有价值的东西,包括无形的精神文化遗产,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传统村落的精、气、神。
  稿源:荆楚网
  作者:顾一娴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魏霭琼)
关键词: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