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创下美国IPO融资最高纪录,引发全球惊叹。继阿里巴巴后,面对国内新一轮创业热潮以及大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兴起,国内该如何提供更好的土壤和水分,促使未来成长出更多的“阿里巴巴”型企业?(9月21日人民网)
这几天,阿里巴巴风头出尽,在纽约证交所上市,不仅创下美国IPO融资最高记录,更打破西方人“中国不能创新”的迷思。阿里巴巴演绎的财富神话,让阿里巴巴声誉大振,也使得马云和他的高管团队和员工身价倍增。
按照阿里巴巴目前的发展趋势,人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阿里巴巴一定会不孚众望,成为全球互联网企业的佼佼者。同时,必然给投资者带来可观的的投资回报。然而,这一切,似乎与国内投资者并不相干。而很多的国人,只能是投资无门、望洋兴叹。
其实,不光是阿里巴巴,据普华永道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国科技公司在全球资本市场IPO数量达到14宗,其中有9家在美国上市。
应该说,作为国人,即为阿里巴巴在纽约证交所的不俗表现欢欣鼓舞,也为阿里巴巴远在美国上市,很多国内投资者鞭长莫及,无缘分享其高成长带来的超额收益而倍感遗憾。
面对这样的局面,确实令人感到不可思议。人们在想,为什么阿里巴巴会舍近求远跑到纽约去上市?又是什么原因,让大批高科技、成长型、业绩优秀的的企业不远万里到境外上市,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有经济学家认为,阿里巴巴等中国互联网企业之所以寻求海外上市,是因为不符合A股上市条件,如合伙人制度。这样的原因或许是存在的,让人费解的是,我国的资本市场,为何竟然容纳不下这些高科技的企业呢?无论如何,已经运转二十多年的A股,为什么不能在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比如,对那些企业性质为合伙人的成长性的高科技企业,在上市条件和程序等方面适时作出修改,为这些企业上市提供便利,这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或许,正是因为国内资本市场停滞不前、墨守成规,才限制和延迟了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在国内上市的可能。如此以来,不但让众多的高科技企业转而寻求境外上市,也让很多国内投资者错失投资良机,导致资金外流,害莫大焉。
由此看来,全面深化改革,建立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全方位推动股权融资,大力规范和发展证券市场,是资本市场管理层必须面对的新课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须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稿源:荆楚网
作者:王传合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