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朱海滔:便民服务为何总不便民?

发布时间: 2014-09-23 15:24:06  来源: 荆楚网  作者:朱海滔  进入电子报

  “不知道”“不清楚”……明明拨打的是政府部门的便民电话,有时候得到的答复却是“不便”。日前,中国市场学会服务质量专业委员会透露,针对全国31个省区市180多个市、区、县,共2700多个政府部门的便民电话进行的明察暗访结果显示,服务质量合格率仅为48.9%。(9月22日《京华时报》)
  便民服务不便民,近年来类似这样的应景式摆设在各地各行业并不少。如各地为打造阳光政府,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相继建立了政府网站或电子信箱等,但很多要么“该页无法显示”,要么就内是容陈旧,未作更新,几乎形同虚设。一些群众把邮件发给政府信箱,大多也是“泥牛入海”,现代工具,纯当摆设。
  还有如去年人民网曝光海南大学北门便民疏导点成暴利转租产业,根本不存在安置辖区困难群众就业,反成投资者赚取转租暴利的工具的事实。调查称,这40处为“下岗职工”生计而设的摊点,入场费高达3万元,月租两三千元,十倍于市政规定的标准。
  另外,还有长期以来媒体、群众对打着便民服务旗子的殡葬行业的评语:垄断行业、暴利行业。还有一瓶普通矿泉水3块、一桶方便面8块、一小袋面包10块……贵过机场高过5A景区的高速公路便民超市,等等。
  政府开展的一切工作的宗旨皆是为民服务,为群众提供一些便民措施不仅是政府部门服务群众的一个重要平台,还架起了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树立了政府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但这些便民措施既然是为民服务,那么就应体现方便群众,达到真正服务的效果,如果是打着便民的幌子,搞形式主义,借权力营生,侵占百姓利益,不但违背了为民服务的初衷,也会引起群众的不满。
  令人遗憾的是,面对此问题,在各地重复上演。说到底,是我们的政府工作人员缺乏真正为民服务的意识,执政思维上还未实现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对便民服务不便民的问题,有关部门当高度重视,有必要把便民服务建设列入官员考核体系,以此一步提高行政效能和改善公共服务。同时,我们的政府人员要切实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在便民服务上真下功夫,从而达到真正便民服务的效果,让公众切切实实体会到政府提供的便利,树立政府为民务实的良好形象。
  稿源:荆楚网
  作者:朱海滔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何青)
关键词:政府部门;便民服务;不便民;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