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家住城里的基层干部,不深入群众、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而是常常往家跑,被群众戏称为“走读干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入收官之际,共有6484名“走读干部”在专项整治中被查处。这是中央首次大规模集中处理这一长期遭诟病的干部作风问题。(10月12日 新华网)
在笔者记忆中,原来的乡镇干部多数都是家住农村的,但后来随着改革开放以后的城市化发展,许多乡镇干部开始大规模移居县城。即便原来家庭经济条件差的,也因为有尊贵的公务员身份和工资收入保障,可以很容易获得住房按揭贷款。从此,乡镇干部开始了“候鸟”式走读上下班,鉴于乡镇干部们都是家住县城,各乡镇也往往配备一辆中巴通勤车,每天开行于县城与乡镇之间。而因为有些乡镇远离县城达上百里,乡镇干部往往上班晚、下班早。于是广大农民有了“干部像候鸟,频往家里跑;白天寻不见,晚上影难找;办事得赶早,晚了就白跑”的印象。
对于干部走读现象,笔者认为不能一棒子打死,即使家住农村的干部,如果他们整天想着回家“孩子老婆的热炕头”,心不在焉,也不见得比走读干部工作多出色。走读干部如果责任心强,工作八小时之内做好本职工作,同样无可厚非。毕竟教育、生活条件更完善的城市生活即便对农民也同样富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这如同每年几亿进城的农民工,他们也可以称之为“候鸟”工人,但这并不能影响他们在城市勤勤恳恳地挥洒汗水,为中国城市建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添光彩。而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干部走读现象必将长期存在,治理走读干部“候鸟之心”关键要在服务与责任心下做好文章。
其一,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在选人用人上尽可能做到人性化。要尽可能把新录用公务员安排在家乡或离家最近的乡镇,并积极安排适合他们发挥才干的岗位,以便做到岗尽其专,人尽其才,如此才能提升他们的岗位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此外,要严禁干部以乡镇岗位、编制做跳板,当过渡现象,严格规范乡镇干部任期必须届满,任期结束按有地方群众参与的考核评分来选拔任用,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乡镇干部的责任感,让他们在基层收心、安心。
其二,要增强乡镇党委政府的服务水平。对于走读乡镇干部,要利用腾退超标办公用房的机会,适时增加值班宿舍,并配套好食堂服务,建立乡镇干部24小时轮流值班制度,让乡镇党委政府形成24小时有人值班、有人负责制度。这一方面可以让基层群众随时可以找到乡镇干部解决问题,一方面可以提升走读干部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感。
其三,要多给优秀乡镇干部更多晋升机会。“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是对乡镇基层工作最形象的比喻,用乡镇干部的话说就是“婆婆”多。上级部门制定的每一项制度与方针政策,安排部署的每一项工作任务,不论大小巨细、轻重缓急,归根结底都需要由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去抓落实。而相比之下,乡镇基层却条件差、待遇低、责任大,乡镇公务员晋升机会更少之又少,许多公务员甚至穷其一生也只是名科员。对此,各级党委部门要以岗位机会多为接地气的基层干部“雪中送炭”,以提升他们奉献基层的热情。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乡镇基层政权上接市县,下接群众百姓,做好走读干部工作直接决定着乡镇党委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效率。只有以服务与责任引导走读干部家庭与事业并重,人情与党纪共守,走读干部才能“候鸟”胜留鸟。
稿源:荆楚网
作者:刘立峰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