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郭喜林:为啥“饥饿24小时”扶贫会引发争议?

发布时间: 2014-10-17 15:52:53  来源: 荆楚网  作者:郭喜林  进入电子报

  众所周知,我国现在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目前仍有贫困人口4300多万。扶贫工作的难度依然很艰巨,决不能掉以轻心。因此,更需要向全社会发出扶贫倡议,让更多的人都来关心我们国家的扶贫解困工作。只有人人参与,才能加大扶贫解困的工作力度,才能使贫困人口尽快摆脱贫困,进而,才能使我国的贫困人口得到尽快下降。但是,时代不同了,倡导献爱心扶贫没有必要让人们“饥饿24小时”。虽然不能说组织者是在作秀,但却是不切实际和并不科学的倡导扶贫理念。
  首个国家扶贫日来临之际,中国扶贫基金会向社会发出“饥饿24全民公益活动”倡议书,邀请参与者24小时不进食体验饥饿,以表达对贫困弱势群体的关注。10月16日是第34个世界粮食日。10月17日,是经国务院批准,我国确定的首个国家扶贫日。此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发来贺信,肯定我国设立扶贫日的举措。然而,该活动却引发众多争议,有人称此举为“作秀”;但也有专家表示,“饥饿24小时”公益项目很有创意,沉重的话题做得轻巧值得提倡。
  为啥,“饥饿24小时”扶贫会引发争议?因为它不科学。如果提倡“饥饿24小时”扶贫,那些坚守在不同工作岗位的人们是无法坚守工作岗位的;如果把不科学的方法用于扶贫公益主题活动之中加以宣传和倡导,是极不科学的。因为它违背了科学原理,因为它根本不符合绝大多数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如果提倡“饥饿24小时”扶贫,只适合于极少数人。尤其适合在那些吃不愁、穿不忧的富有者人群中开展这项公益活动。然而,越是富有者,他们的身体更娇贵不说,他们根本不会让自己忍饥挨饿为了扶贫而使自己的肚子受委屈。那么,这样的公益扶贫活动倡议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所以,即便是不作秀的“饥饿24小时”扶贫倡议活动,也难以真正取得组织者所期望的社会效果。如果不求社会效果,那还称得上是社会公益活动吗?
  《荀子·修身》中曰:“是是非非谓之知。”大意是,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这就叫做明知。然而,荀子在《修身》中继续强调:“非是是非谓之愚”。这是说否定正确的,肯定错误的,这就叫做愚蠢。也就是说,我们创办一项社会公益活动,必须实事求是;也就是说,我们所做的社会公益活动倡议主题,必须能够让绝大多数人积极踊跃地参与,应当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开展扶贫公益活动,而不应当让绝大多年轻朋友产生逆反心理;也就是说,我们的公益扶贫活动应当想方设法让大家愉快地接受,而不是让朋友们有所畏惧;也就是说,社会公益事业必须让更广泛的大众参与,尤其是扶贫公益事业。
  因此,古代圣人导我们:“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所以,我们的扶贫公益事业既要求大,又要十分重视和发挥每个人从小事做起的爱心送温暖无私奉献精神。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就有“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千里之行,始于脚下”的优良传统,因此,我们倡导扶贫公益活动没有必要提出那样苛刻的条件。可以说,对于一般人来讲,又有多少人愿意24小时不吃不喝挨饿?那是不现实的空谈;因此,扶贫公益活动既要切合实际情况,又要提倡力所能及;因此,扶贫公益活动既要讲究科学,又要具有一定寓教于乐的教育意义。
  稿源:荆楚网
  作者:郭喜林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魏霭琼)
关键词:饥饿;24小时;扶贫;争议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