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受贿200余次,牵涉粮油、畜禽、餐饮等78家农企;千万“家产”中,受贿金额250余万元,另有810余万元无法说明来源。日前开庭审理的安徽省农委农业产业化指导处原处长金树芳贪腐案,揭开了官商“人情往来”的冰山一角。(10月19日新华网)
随着国家反腐力度的增大,贪腐的高官小吏纷纷落马,为了推脱罪行,有的官员“泪洒法庭”,有的拿“人情往来”掩盖自己的罪行。笔者认为,“人情往来”本没有错,权钱交易者只是用“人情”的幌子作为逃脱受贿罪的“挡箭牌”。
的确,中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我们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人情往来”是联络感情的一个重要方式。然而有句老话也说的好,“有来无往非礼也”,既然是“礼尚往来”,就应该有“往”也有“来”,如果有来而无往,这种“人情”也就变味了。
所以,官商之间所谓的“人情往来”显然和中国传统的“礼尚往来”不是一回事。这种看似“朋友间的正常来往”都是商人给领导“上贡”,如此单向性的“礼节式问候”对回报的要求也是具体而明确的,那就是交易公权力。试问,如果官员没有掌握重权,精明的商人们还愿意和他们“交朋友”吗?显然,被人情往来绑架的官员们已然陷入一个暧昧不清的贪腐旋涡中。
事实上,人们之所以对人情文化“欲罢不能”,说穿了还是因为“人情”有其生根发芽的土壤,根源就在于制度和监管的缺失。据检察机关指控,金树芳在2004年至2013年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78家企业提供帮助、关照。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金树芳和他的商人“朋友们”用“权”和“钱”进行“交往”,无疑暴露出权力监管的诸多漏洞,更凸显制度短板。
古人有言,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对于披着贪腐“遮羞布”的“人情往来”,领导干部要时刻保持清醒,在人情往来中坚守廉洁红线,在革除不良风气方面带好头。此外,还需要相关部门健全制度,加强监管,如果能赢造一种办事依规矩不依人的氛围,相信人情文化会逐渐回归正常。
稿源:荆楚网
作者:张佳蓓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