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雾霾散去刚一周,18日下午起,京津冀地区再次雾霾笼罩。大伙不禁要问,这些年治理雾霾治出成效来了没?公众对“蓝天”期待已久,专家指出,治霾是一场“持久战”,社会形成“共识”但更需要“落实”,既需节能减排、改变能源结构,更要严格执法。(10月21日《渤海早报》)
深秋来临,在我国广大地区,特别是北方,雾霾天气还是再次坐上了这个秋天的最后一班“列车”,如约而至。
虽然,伴随着近日一股全国范围冷空气的到来,大风和降雨让雾霾天气稍有缓解,但仍未消散,至少还仍然有一层薄雾迟迟不肯散去。
没有一个人喜欢雾霾天,当雾霾来临、迟迟不散的时候,我们总能听到大家这样或那样喋喋不休的抱怨。
我们一边抱怨,一边抱着好像事不关己的态度,农产品的收获季节,照样置身于禁令事外、焚烧秸秆;逢年过节、红白喜事,照样噼里啪啦地燃放烟花爆竹;日常出行,一样撇开政府的倡议,一点不少地照开私家车不误。我们的政府相关部门官员除了或多或少的抱怨,好像还有一种无奈的态度;为了减少雾霾,我们对排污企业一点不少地例行“蜻蜓点水”式的检查、启动单双号限行;为了驱散雾霾,我们甚至不惜花血本,进行人工造风、人工降雨。
无疑,当雾霾“大兵压境”之时,人人都是受害者。成分极为复杂的雾霾,含有很有害物质,会给人的呼吸系统带来非常强的刺激,诱发哮喘,尤其是对小孩、老人以及身体本来就虚弱有病的人影响更大,有的人甚至还被送到了专门设置的“雾霾门诊”。
拒绝雾霾,要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美丽中国",应该是每一个被重重雾霾笼罩下的中国人的心声。但雾霾既已为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治霾显然也非朝夕之功。环境污染,所有社会成员都是制造者,治理起来自然也需要政府、企业、公众,目标一致、狠下决心、共同面对、群策群力。
空气污染是最大的民生问题,面对“心肺之患”雾霾,政府应该以壮士断腕的信心和决心,长远规划、标本兼治、多措并举;企业需要增加社会责任感,改进生产技术或采用新技术,减少污染排放,提高再生资源利用率,并自觉公开各项排放数据,接受公众的监督;公众则需要节能减排,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并对整个治理过程进行监督。还有一点就是政府、企业、公众还需要为整个社会形成一种环保文化而共同努力。
雾霾下的中国,不是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中国,从彻底驱散雾霾开始。
稿源:荆楚网
作者:霍计武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