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张佳蓓:对“高材生当小商贩”无需大惊小怪

发布时间: 2014-10-22 16:27:53  来源: 荆楚网  作者:张佳蓓  进入电子报

  卖肉夹馍、卖菜、卖米粉,这些本都是小商小贩的生意,最近却吸引了名校学子、名企员工等高学历人才加入:薪酬优厚的IT人卖起了肉夹馍,自号“西少爷”;社会学专业毕业生辞职做起了“青年菜君”;法学硕士离开高档写字楼转而卖米粉,创办了“伏牛堂”……这会不会是人才的浪费?(10月21日《人民日报》)
  每次出现类似新闻,都会引来网友热议,有人质疑“学历造假”,有人觉得这是“大材小用”、还有人认为是想炒作“成名”。无非是一些跳槽再就业的事件,就因为是“名校学子”、“高学历人才”,就因为他们选择放弃“光鲜亮丽”的白领职业,选择小商小贩自主创业,成为了舆论的焦点。但笔者倒认为,清华学生当城管,有何不可?
  诚然,学历只是就业路上的“敲门砖”,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走的怎样,还是由个人能力决定而非学历左右的。其实,高材生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做起“小生意”也不会那么简单。“西少爷肉夹馍”将互联网的迭代思维运用其中,“青年菜君”用痛点思维解决生鲜电商配送和损耗的问题,“伏牛堂米粉”发展了文化衍生品,实现了跨界经营。高材生门将自己的知识运用到所谓的“小生意”中,创造了财富,服务了百姓,有何不可?
  其实,以往的北大毕业生卖猪肉、清华大学生当保安等类似事件的曝光,就有专家就表示,这是人才浪费。这样的看法貌似有理,但是其背后的潜在逻辑,仍是对看似并不“高大上”的职业的偏见。虽然大部分人都口口声声喊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是对于小商贩、民工、保安等等“低等职业”还是嗤之以鼻,对于高材生做“小生意”还是不能理解,甚至心生质疑。
  北大前校长周其凤说过:“我们学生卖猪肉也卖得很好。如果北大只培养学问家,那还不够,那不是最好的北大,北大就是应该能够为各行各业培养人才。”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财富,就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就能创造人生的辉煌。笔者希望今后人们能真正平等地看待每一个职业,理解高材生门的平凡选择,也希望能有更多高材生愿意走进基层,在最贴近人民的地方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稿源:荆楚网
  作者:张佳蓓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魏霭琼)
关键词:高材生;小贩;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