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郭元鹏:“于成龙”死在了“官场陋习”的手里

发布时间: 2014-10-29 08:28:55  来源: 荆楚网  作者:郭元鹏  进入电子报

  9月17日,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前往横泉村调研时了解到,被康熙帝赞为“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龙的墓地曾两次被损毁。王儒林当即要求,要尽快修复于成龙墓地。王儒林离开后数日于成龙骸骨被挖出,由于技术欠缺又埋起来,等山西省文物部门统一鉴定再做如何保护的决定。(10月29日《北京青年报》)
  就因为领导的一句话,本已经安息多年的于成龙又死了一次。这次他死在了农民的手里,他的遗骨被村民挖了出来。于成龙这次真的是死在了农民的手里吗?表面上看,他是被村民用铁锹粗暴的挖出来的,而实际上,让他再次死去的却另有其人。
  在笔者看来,我们需要找出这些幕后凶手。
  于成龙死在了“言听计从”的手里。在我们的官场上有一种现象,叫官大一级压死人。科员害怕科长,科长害怕局长,局长害怕县长,县长害怕市长。在这种官场生态之下,也就有了我们平时说的“一言堂”。凡是领导说的事情,下面就会热火朝天的去干,无论对错,哪怕是违法,也会挺身而出。反正出了事情,天塌下来砸的也是大个头。而其实,我们倡导的是言无不尽,是党内民主,是要有主见。这种“言听计从”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在依法治国的今天,我们应该消灭这种不问青红皂白的“言听计从”,只有有了争议,有了敢于辩论,才能正真做好工作。
  于成龙死在了“有法不依”的手里。于成龙坟墓属于文物,这就有文物保护法的约束。如何保护,如何发掘,这都是有一系列规定的,不是想怎么来就能怎么来的。保护于成龙的坟墓是正确的,但是,保护的时候,就要上报文物部门进行审批。而当地的官员眼里看到的不是法律,而是领导的意思。他们在没有任何审批的时候,就要求基层对于成龙的坟墓“先进行简单的保护”,没想到的是当地的村官组织村民开来了挖掘机。如果官员开展工作的时候都不去问法律而是去问领导,这伤害的则是法治社会。
  于成龙死在了“应付工作”的手里。省委书记要求对于成龙的墓地进行保护,是一点都没有错的。只不过在落实的环节里,各级各部门都在应付工作。这种应付工作的情况已经成了顽疾。遇到工作,都是层层布置,都是张张嘴而已。省委书记走后,市委书记就会向县委书记安排一番,而县委书记就会向镇委书记安排一番,镇委书记又会向村官安排一番,村官又会向具体办事的人安排一番。这安排来安排去,成了“上头千条线,地方一根针”。都没有具体的出力流汗。于是才有了这次的野蛮开挖。
  “屑糠杂米为粥,与同仆共吃”,“日食粗一盂,粥糜一匙,侑以青菜,终年不知肉味。”这是历史书中记载的,被称为清代第一廉吏的于成龙的生活习惯。这样的好官当然值得后人学习,省委书记要求保护好这个地方,让其成为廉政教育基地也是合适的。只不过,工作中形成的顽疾成了让于成龙又死一次的刽子手。
  “廉吏于成龙”为啥会死在农民的手里?这值得追问的不仅仅是一处文物的保护问题,更应该反思我们身上的那些官场陋习。
  稿源:荆楚网
  作者:郭元鹏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罗莎)
关键词:王儒林;于成龙;墓地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