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基层干部谈论信访工作的“两难困境”:面对一些上访群众的极端行为,如果满足其诉求,又会催生更多极端行为;如果置之不理,又会积累社会矛盾、影响长治久安。处理也不对、不处理也不对,这种进退失据的困境,反映了基层治理的一个侧面。(10月30日新华网)
几千年来,在中国人治多于法治,而这人治往往来自以血缘为纽带的礼教宗法体系,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法家先驱”的管仲就提出过“以法治国”,然而他的目的是“法之立,在御民,民治而国安”,归根到底还是巩固君主的统治权。
今年,四中全会的主题是“依法治国”,何谓“依法治国”简单的说就是依照法律来治理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对中国来说,也是一个华丽的转身。
从这次“依法治国”的主题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先前中国在法制观念上的淡薄,之前在法制道路上走过一些歪路,这是之前犯下的错误,我们要勇于去承认,只有敢承认错误,才会知道去改变,如果一直遮遮掩掩,只会越捂越臭,而此次“依法治国”则是纠正之前的歪路,将中国引领到真正意义上的法制文明的国家!
“依法治国”必须要抛弃“人治”思维,否则我们一面喊着“依法治国”,一面却依然在奉行“人治”,用权力说话,只会遭到世界各国的笑话!而自今年中央展开一系列的反腐“打虎”行动,各个级别的腐败高官也纷纷落马,而这些腐败高官能长期盘居在党中央,本身就极不寻常之事,而对这些腐败官员来讲,他们奉行的大多数是“人治”,用权力来说话,一个电话可以决定一个案件,可以黑白颠倒,完全违背了“依法治国”的方向,所以说不管是周永康还是徐才厚被查,都是咎由自取,但在他们的背后有很多问题,却是让我们值得去深思的。
从传统的非法治形态的统治形式最终走向法治的现代治理模式,表明我们党对社会政治发展的规律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反映出我国政治文明水准的跃升。随着依法治国方略不断推进,法治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中国社会将进一步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良好氛围,中国政治民主将进一步走向成熟。
稿源:荆楚网
作者:陈亦云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