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历时十多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昨天下午2点30分顺利通水,来自丹江口水库的汉江水,将沿着1000多公里的干渠,流入京津冀豫地区的千家万户。(12月13日中国广播网)
毋庸置疑,在历史与现实多种因素影响下,河南、河北、天津、北京水资源缺乏,甚至已经制约到经济发展,影响着人民群众日常生活。而今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顺利通水,约6000万人将直接喝上水质优良的汉江水,近1亿人间接受益,就有效缓解了四省市缺水问题,有利于让群众喝上优质的水。其实,这每一滴送到受水区的生命之水都凝聚着广大移民、库区群众、工程建设者和运行管理维护人员的努力与心血,离不开其踏实苦干无私奉献。
先来看工程建设者,根据媒体介绍,这项调水工程从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闸引水,沿线开挖渠道,经唐白河流域西部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沿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李村附近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线路全长1432公里,真称得上是前所未有。很难想象的到,若是没有六省市共同努力,没有二十万大军艰苦奋战无私奉献,工程能够于今年9月29日通过全线通水验收,并于12月12日正式通水。
一个众所周知的道理,就是南水北调工程作用发挥如何,水质好坏堪称重要因素。但保护水质不是发发文件喊喊口号就能实现,其更需要真抓实干。工程水源地湖北、河南两省就曾采取最严格的保护标准,打响治污、保水质攻坚战。根据测算,由于中线工程的实施,十堰市每年因企业关停并转直接减少财政收入8.29亿元,而用于生态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程建设配套支出高达15亿元。这桩桩件件,都体现出民众的实干奉献意识,值得我们肯定。
最令人感动的是,为了让同胞喝上干净水安全水,湖北、河南两省还有三十多万移民远离家园、告别故土,将实干奉献精神演绎到了极致。当时中线工程取水需要在原来丹江口水库大坝基础上加高坝体,34.5万库区人民需要搬迁。这其中最大的102岁,最小的才出生24小时,切很多移民都已经是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搬迁。但面对这种种困难,民众没有丝毫怨言,而是遵从安排予以搬迁,甚至还先后有18位移民干部牺牲在工作一线。
而今工程已经通水,但为着水质考虑,仍有诸多单位在监测等领域默默奉献着。位于丹江口大坝左侧三公里处的胡家岭水质自动监测站,就曾每隔四小时即对丹江口水库的水进行一次自动监测分析,并将数据时时传回国家环境监测总站。如此种种,都足以说明奉献与实干仍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优良传统。在这种集体主义精神鼓舞下,若能进一步推动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理念的形成,相信不仅是南水北调,甚至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都将更有底气。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李盈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