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冯婷:性为“行”,何不“行”

发布时间: 2014-12-26 16:45:48  来源: 荆楚网  作者:冯婷  进入电子报

  12月24日,在武汉性学博物馆,二十多位武汉在校大学生展开了一场主题为谈大学生性教育的沙龙。在场的大学生大部分表示从未受到正规的性教育,甚至有的学生表示,直到现在,连最基本的男女生理结构都不能完整的了解。笔者不禁感叹:和人们穿衣吃饭行为一样普通的“性”,却成为人们口中的避而不谈的忌讳。
  中国每年人工流产的人次多达1300万,65%为20-29岁未婚女性,其中大学生是人流高发人群,反复人流者达50%。大学生群体容易产生高频率的人流情况,还是在于对性知识的缺乏。性之成长期,却不知道性为何物,又何谈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呢?中国青少年接受性教育的年龄多在13岁左右,在这个年龄段学校会有简单的基础性教育,但是到了高中阶段,大多数学生攻于升学考试,这个时候,性教育处于空白阶段。到了大学之后,身体发育成熟出现性行为,而性教育却出现断层,不知道如何进行安全的性行为,人流率就自然高了。
  大学生的性知识从哪里知道?根据中国人口宣教中心的数据, 74%的父母未与子女交流过性知识,而49%主要从互联网获得各种性知识。大学课堂上面普遍没有针对大学生的性教育,大学生“性无知”的状态出现了。大部分学生内心十分渴望了解有用的性知识,但是却没有相应的渠道进行学习,唯一的来源只有网络信息和同学们道听途说。
  在中国有一个很老的段子,说的是孩子问母亲:“妈妈,我从哪里来的?”母亲回答:“你是妈妈从垃圾桶里面捡来的”。简单的一个段子反应的是中国父母对性问题的避讳,孩子问到有关于性的问题时,第一反应就是编故事去回避,这样就更难去做到主动告诉孩子有关性的知识。对比课堂教育,亲子教育来的会来的更加密切和直接,父母作为“过来人”如果能主动解答告诉孩子性的疑惑和知识,这样可能会比课堂教育接受的更快。
  12月19日在四川甘孜某佛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性学女硕士彭露露剃度出家。当年,“性学女硕士求职碰壁”的连续报道,曾让彭露露成为当年知名度最高的毕业生之一。而他的导师,彭晓辉教授,近期在做性科学的演讲时,被一名女子掌掴、“泼污物”。他们对性的研究之路,受到世人的重重阻挠。性行为,是人类生存和繁衍的需要,但是为何人们却谈“性”色变,还是需要世人纠正对它的理解。
  美国经济学家波茨纳说过的一句话,性是人类理性的实现。我们期待社会给予性教育更多的平台和渠道,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
  稿源:荆楚网
  作者:冯婷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杨虹磊)
关键词:武汉性学博物馆;沙龙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