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硒资源载:恩施市市委常委会高度重视教育实践活动,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市委常委会成员深入到乡村广泛征求意见,对照问题清单做到立行立改,尤其在解决群众“饮水难”“如厕难”“办事难”等问题成绩突出,学习示范带动作用明显,整改活动抓得实、抓得好,整改成效明显。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终极目的,就是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工作法,全心全意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解决事关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根本的利益问题。落实整改,意味着在改善民生方面,与群众的要求和期望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党员干部切实转变作风,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落实整改,需要广泛征求与吸纳民意。民意民声是依据、民愿民盼是方向。对于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群众提出的问题,要“照单全收”,认真分析原因,广泛深入调研,努力强化措施,千方百计地去解决。恩施市委常委会成员深入到乡村广泛征求意见,对照问题清单做到立行立改,解决了群众“饮水难”“如厕难”“办事难”等问题,可谓找准了“病根”,达到了“对症下药、药到病除”的预期目的和效果。
落实整改,需要党员干部切实转变作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建设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有效途径,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作风建设是推进事业走向成功的保障,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抓好作风建设,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自觉抵制“四风”,照好“党章之镜”、“党史之镜”、“示范之镜”、“先进典型之镜”、“反面典型之镜”,达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目的。
落实整改,需要不断总结经验与建立长效机制。《礼记?中庸》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在狠抓整改的过程中,对于积累与总结出的经验,要形成制度,一以贯之地执行,杜绝“反弹”,整改才会真正起到作用,也才能让广大党员干部从经验中“举一反三”,更好地服务于群众。
总之,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关键在于落实整改。唯有整改到位,群众的期望才能实现,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才会增强,“小康梦”也才能实现。
稿源:荆楚网
作者:朱述耀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