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张培国:为抢礼品被挤哭折射公共场所危机

发布时间: 2015-01-05 08:24:29  来源: 荆楚网  作者:张培国  进入电子报

  1月3日上午10时许,数百市民前往位于延安双拥大道中段的“延百东大上品”商场,拿手机展示商场所要求集的38个微信“点赞”,争着领取床上用品。然而,由于人数众多,场面十分混乱。11时许,延安警方30余民警赶至现场劝离人群,并责令商场停止活动。事件未造成人员受伤。(1月4日华商网)
  上海外滩陈毅广场发生的群众拥挤踩踏事故带给人们的悲伤和反思还未散去,再来看这则群众去商场争领床上用品被挤哭的消息多少显得有点滑稽。难道,在失去生命的惨痛教训面前,真的还不如去抢那一床床上用品来得实惠?
  所幸的是,警方及时赶到,责令商场停止了活动,才未造成人员受伤,否则,明天的报纸上会不会多一则伤亡的新闻也未可知。
  其实类似的事情在国人中并不少见。搜索网络,只要有便宜可沾的活动,大多都会挤来一群人头攒动的大爷大妈,哪怕只是为了便宜一毛钱的几斤鸡蛋,打了九折的几瓶酱油,也会挤得不亦乐乎,有的甚至因为排队发生口角直至大打出手,很多不应该发生的悲剧就在这时候轮番上演。
  其实也不怪群众争抢,这种事件背后往往反映了中国人在资源稀缺的事实面前所透露出的精神焦虑,大家都认为,在紧俏的资源面前,往往是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谁矜持谁吃亏,谁守规矩谁就吃亏。
  概括发生类似安全事件的时间和地点,大多会发生在节假日,这时候国人大多时间空闲、购买欲望强,再加上各地节假日期间常常举办个大型文体活动,商场、景区也往往会搞个促销打折活动来聚拢人气,这种时机也往往成了爱贪小便宜人的大聚会,由此造成公共场所人流猛增,也考验着各地的交通、消防、卫生等公共安全环境。
  从另一方面看,公共场所安全事故频发,也折射了我国在公共安全领域的组织、体系上存在结构性缺陷,如很多地方往往对公众聚集活动潜在的风险缺乏深刻认识,事前缺乏安全处置性工作预案,再加上大多数人群还缺乏有效的安全意识,才会导致公共安全事故频发。
  安全意识薄弱对应的其实是公众对规则意识的淡漠,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其对对生命的不尊重。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公众的公共场所安全意识,一方面要着力提升公众自身的文明素养,防止中国式拥挤的发生,减少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需要公安、城管、综合执法等部门进一步加大对公共场所人群集会的事前研判和预警,着力做好安全防护预案,从根本上防止更多悲剧的不断上演。
  眼下,马上就要到春节,当各地在举行公众集会时,集会的组织者要真心地把公众安全放在首位。也真诚地希望国人能吸取教训,不要让这种中国式拥挤再次发生,毕竟人的生命比几斤鸡蛋、几床毛毯来得珍贵。
  稿源:荆楚网
  作者:张培国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姬学涛)
关键词:公共安全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