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发现哈尔滨一80多岁老太被亲生女儿每天送街上乞讨,只为买房。面对镜头,女儿理直气壮地说:“买房是梦想,有梦想犯法啊?”当被问到大冷天怕不怕老太冻坏,她冷冷地说:“冷啥冷!她干几年也就没了!”该女惊世骇俗的言论也引发了网友关于孝道与教育的诸多讨论。(东北网1月20日)
本来,看到《被胁迫的父母心》这个标题,我的第一反应是马上想到了那位逼迫母亲堕胎的13岁少女。点开链接之后,内容虽然大相径庭,其实质却大同小异殊途同归。都是不懂事的女儿,都是对女儿溺爱的父母,让人陡生愤恨与同情之心:对不孝顺的女儿是恨,对可怜又可悲的老父母是又同情又愤怒!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是孩子的影子”,“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家庭是一个人生命的开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学校教育。“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对子女的教育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的责任,不管是以自杀相威胁逼迫母亲堕胎的13岁少女也好,还是亲手把自己80多岁的老母亲送上街头乞讨的女儿也罢,在这些不孝顺的女儿身上体现出来的,不仅仅是孝心和爱心的缺失,更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失败!
无独有偶,来自哈尔滨的沈伯很想给远在东北的女儿打个电话,问问平安,但想了又想,他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他担心女儿知道他的近况。沈伯今年54岁,以帮旅客拉行李为生。年轻时,他在工作中摔伤,虽然捡回一条命,但造成脑震荡,一度失去记忆,也因此把工作给丢了。三年前,沈伯来到广州,成了广州火车东站的一名保洁员。但繁重的工作让他不堪重负。“火车一过,我就要马上跳到与月台相距1.2米的铁轨上,清扫完又赶紧蹿上来。”沈伯说,由于铁轨上好多细石,他的脚已多次扭伤。7个月前,一次严重扭伤后,沈伯就索性不干了,买来一辆手推车,做起拉行李的生意。而为了省钱,他干脆睡在东站,以节省开支。而这样就可以每个月给正在读研究生的女儿多寄点钱。
可怜天下父母心!是什么胁迫了父母心?母爱是伟大的,父爱也同样伟大。女儿为买房逼母亲乞讨,父亲为了给研究生女儿多寄钱而自愿选择风餐露宿,乍一看,这是个案,其实很具有代表性。这里既有子女不孝的因素,也有父母无原则的付出与过度溺爱的因素。如果是在美国,孩子18岁就必须脱离父母独立生活,读大学的费用必须依靠自己打工赚钱去获得,断然是不会出现“啃老族”的。虽然国情不同,但是,“人同此心,情同此理”,家庭美德是社会公德的基础,一个人在家中不孝敬老人,就是不遵守社会公德,如何在社会上立足?何况,“吾孝于亲,子还孝于吾也”。人人都会变成老人,都需要赡养。如果自己做子女时,不赡养、不孝敬老人;等自己成为老人后,又怎能得到自己子女的赡养与孝敬呢?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父母是否也有责任?对子女过度的溺爱其实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成长,只会造就其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的不健康心理。 以“父母心”为核心的家庭故事,一次又一次击中人们心中的爱与痛——为了让女儿安心求学,父亲选择了风餐露宿;如果脱离了爱与关心,父亲怎么会如此地付出和牺牲?但是,这种所谓“伟大的父爱”,难道真的不值得商榷吗? 难道说父母关爱孩子,一定要以如此悲苦的方式进行吗?“毋庸讳言,父母对孩子的无私行为极大地体现了父母的爱;然而,父母也处在一种特定的道德压力之下。在中国特有的人格建构模式下,称职的父母会帮助子女完成诸如求学、就业、婚嫁等人生大事,不然就会觉得有所亏欠。可是,“露宿街头供女儿读研”显然超越了为人父母的道德义务和情感责任,而街头乞讨为了女儿买房,无论是被迫还是自愿,老母亲心里究竟是怎么想,是不是也是这种“亏欠心理”起了作用,外人也不得而知。由此可见,“啃老族”在中国的出现和大行其道,有着复杂的传统思想观念影响和社会心理因素在其中起作用。
不可否认,作为礼仪之邦的东方文明古国,中国对孝道的重视程度是举世公认的,不管是“八百学子跪拜父母”也好,还是全国很多中小学校轰轰烈烈开展《弟子规》背诵活动也罢,至少都说明了全社会对传统文化、对孝道的重视程度提高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值得肯定。
孝道不是空洞的说教,孝道是具体的行动,孝道可以表现为常回家看看,也可以表现为常给父母通电话,还可以是子女远行时给亲人报一声平安,可以是重阳除夕的日子与父母围坐的一番家常话,等等。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中国急需的是给全社会传递这些融合了现代文明、社会责任的传统孝道意识,让孝道深入人心。而当社会更关心普通劳动者的生存生态,对父母与子女权利与义务关系进行观念更新,提高弱势群体的市场境遇,内外结合,“露宿街头供女儿读研”的民生痛点和教育悲情才会逐渐减少,老母街头乞讨“虽为被逼实则无奈”的现象才能真正消减。
但愿那些“被胁迫的父母心”引发的悲情故事不再上演!孩子,快让爸爸妈妈回家吧!外面天冷!
稿源:荆楚网
作者:陈攀峰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