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四川达州官方认定熏腊肉是污染空气的罪魁祸首之后,重庆也出手了。1月21日,重庆市环保局在其官网上公布了“整治烟熏腊肉、露天焚烧和柴火鸡餐饮等大气污染专项工作”的计划。(1月22日 澎湃新闻)
空气污染已经越来越成为困扰百姓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治霾成了不少地方施政的重点。但治霾的重点是哪些领域,采取怎样的措施治霾,才是真正困扰地方的重点。重庆把熏腊肉作为治霾的重点,有不少网友为熏腊肉成为治霾的“牺牲品”而鸣不平。可见,在官方和公众之间,在治霾当中仍然有分歧,这并不值得奇怪,也可能是一件好事。毕竟,它可以引起人们的关注、争鸣,从而利于治霾思想的统一,从而减少行动阻力。
此前,四川方面率先就对熏腊肉“痛下杀手”,媒体因此对熏腊肉污染空气的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据媒体调查,在熏腊肉下行风20-50米之内,PM2.5要超值几倍。但50米之外,影响就基本可以忽略。但对熏腊肉的治理已然开始,这就需要答疑解惑、凝聚共识。毕竟,熏腊肉在川渝群众生活当中是不可或缺的日用食品,覆盖面广,影响之深,对熏腊肉的治理,引起人们意见的反弹,也应该在情理之中,相关方面也应该予以理解。
治霾是维护群众利益的好事,但在部分民众中,当其利益受损时,如果想获得这部分群众的支持,取得治霾预期效果,就必须有激励机制以及补偿机制。一如大城市对私家车要限号限购,就应该建立公共交通出行便捷化的公共服务保障。如建立全覆盖、便捷的公交车、地铁换乘系统,划设自行车专用车道,提供自行车租赁等等服务。在熏腊肉治理中,重庆相关方面以清洁的天然气等能源来代替,正是考虑了公众的接受程度和方便程度。
还有,对熏腊肉的治理,毕竟涉及到群众的日常生活。动辄罚款1000元到5000元,数目不小。百姓只是生活食用,如此大额罚款,难服人心,到头来还是要靠疏导。
空气污染治理,关键还是要在产业治理上要功夫。倘若对高耗能、高污染的制造业、加工业等工业项目缺乏“壮士断腕的态度”,态度仍然模棱两可,缺乏有效且强劲的治理,即便是治理了熏腊肉,堵住了居民餐厨废气排放的通道,大的污染源头不除,也是枉然,且更会激起民怨一片。当主要污染源得到有效治理,对于熏腊肉的治理,也就有了“死得其所”的作用认可。关键还是要环保部门、产业规划部门联合起来,加强后续污染的治理。那样的话,熏腊肉即便成为治霾的“牺牲品”,不免也是值得的。
稿源:荆楚网
作者:张立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