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名在读大学生葛伟(化名)去年11月份向113所高校寄出挂号信申请公开“三公”经费预决算信息,截至目前有44所高校给出回复,已回复公开或通过网站公开其“三公”经费的高校只有30所。(1月26日南方都市报)
2013年,公益学生雷闯要求国内113所高校公开“三公”经费,结果只有40所高校回复,这次大学生葛伟同样也只收到44所高校的回复。
一年多时间过去了,高校公开“三公”经费的情况似乎毫无进展。大学生对高校公开“三公”经费的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却是那么地骨感和凄凉。七成高校对这样的隔空喊话不理不睬,表现出高校的傲慢和无礼,突显出的是公民权利的无比孱弱。
七成高校之所以选择不回应,压根是没有把公民的知情权和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办法》当回事,奉行的是你喊你的,我做我的,你有大政策我有老主意。以不变应万变,以糊弄应付公民的知情权。
高校如此漠视公民权利,背后是追责机制的严重缺失,如果每一次公民公开申请都被当风吹,难免形成一个很坏的“蝴蝶效应”。让高校主动公开“三开”经费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意味着大把花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所以,他们是能不公开就尽量不公开,唯恐露出马脚。
但每一次公民申请高校公开“三公”经费的流产,都是对公民权利的无情掌掴,同时也暗中助长了高校的傲慢和无礼,是对法律的极大挑战和嘲讽。对此,必须有政府部门出来发声。如果还是雷闯和葛伟们一个人在战斗,损害的将是整个国家和全体公民的利益。
高校不回应需要顶层来棒喝,如果监管部门还在躺着“睡大觉”,面对如此傲慢的高校,葛伟们纵有天大的本事,恐怕也是捏着鼻子也喊不醒。
高校公开“三公”经费需要每一个有责任心的公民助推,同时更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加以规范,包括哪些该公开,什么时间公开都要进行细化量化,对高校不公开如何追责,也要有可操作的具体措施,如此,才不会变成公民个人的单打独斗。
稿源:荆楚网
作者:郭双年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