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央视春晚中涉嫌歧视的节目不断递减。这是一种可喜的进步。不过,歧视话语的残余依然存在,并且于不经意间再度出现于羊年春晚的舞台,让吾等观众不吐不快。(2月20日人民网)
就跟每次春晚之后都有言论提出批评意见一样,作为学者,从严谨治学的角度审视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对其中的瑕疵提出见解,这不仅有利于央视改进春晚节目内容质量,也有利于弘扬正能量,并无不妥。
但是,从普通民众的角度看,春晚本身就是一个娱乐节目,旨在同喜同乐中迎接新年的到来,纯属消遣。一些言论把些许沉重的话题附加在轻松的娱乐中,尽管高瞻远瞩,还是多少给公众喜悦的心情带来一丝纷扰。
言论以小品《车站偶遇》为例,指出蔡明称潘长江“大个子”有身高歧视的嫌疑。如果把这个小品作为题材来研究,这样的观点还真正值得点赞。明明不高大,却说是大个子,讽刺意味十足,不是歧视又是什么呢?然而,细想起来,事态又并没有那么严重。无论是以往春晚更多的“歧视嫌疑”,还是其他“毒舌”的相互挖苦,作为观众,又有几个会叫真,把娱乐当成一回事?还不都是只求高兴、一笑而过?虽然没有调查研究,但可以肯定因为有“歧视嫌疑”就闷闷不乐的人为数不多。更没有对号入座者就此诉诸法律维权的报道。
其实,就春晚节目本身来看,无论是编剧还是演员,压根就没有要“歧视”谁的意思。在无意之间流露出的一些戏谑之词,从喜剧的角度理解也就行了。就算真有这样的“嫌疑”,也无需上纲上线自寻烦恼。因为毕竟只是娱乐节目。就跟小朋友扮演过家家一样,又有多少人会在意此举牵扯婚嫁,是“少儿不宜”而横加干涉呢?
所以,对于一台晚会,言论也该融入此情此景,随遇而安。把晚会当成开会,娱乐节目当成政治活动,虽然精神可嘉,但沉重不堪的心情之下,哪里还有娱乐的开心和释怀?看待春晚,变换一个角度,少一些斗争思维,或许更加有利于正能量的传播。对自己郁闷的心情也是一种解脱。
稿源:荆楚网
作者:钟烁明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