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更多

刘传斌:“压岁钱”怎成“堵心钱”?

发布时间: 2015-02-27 08:33:29  来源: 荆楚网  作者:刘传斌  进入电子报

  春节回娘家,一到家放下礼,张女士就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红包,开始给孩子们发压岁钱。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她有些尴尬,一位孙辈的小孩子嫌钱少,竟然把钱退了回来。“我真是没想到,50元钱还可以吧,钱多钱少不重要,意义最重要。”张女士说。(2月26日《西安晚报》)
  相关新闻之前也有报道:一9岁女孩因嫌压岁钱少并把父母给的200元压岁钱丢在地上,拒绝随父母回家;南京初一学生羡慕同桌(单亲孩子)压岁钱多,竟然希望父母离婚。压岁钱水涨船高,红包越来越厚,亲情却越来越淡,不免让人担忧。
  压岁钱,是一种千年流传的传统习俗,拥有镇邪压祟、保佑平安的深刻寓意。最初并不是真钱,而是像玩具,上面刻着‘长命百岁’之类的吉祥话,是长辈给孩子们的关怀、祝福。清代古诗《压岁钱》:“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表现的正是孩儿的欢欣和浓浓的亲情。
  随着生活的富足,压岁钱不断“通胀”,其祝福本意也逐渐丧失,人们赋予其更多人情和物质内容,一些人将红包厚薄与情感深浅对应起来。有人说,压岁钱没有压岁只剩下“钱”了。压岁钱变了味,成了不少人的“心病”。表面上看,“压岁钱”压的是孩子们的岁,实际上成了压在人们心头的一座山。
  孩子嫌压岁钱少,应该与大人的影响有关。比如:大人可能关注更多的是 “压岁钱的多寡”、“谁给得多谁给得少”等问题,淡化了压岁钱隐含的浓浓亲情。久之,孩子们会认为,给得多就是对自己好,给得少就是对自己不好。对前者会表现得更热情,对后者可能比较冷漠。其实,是大人功利的攀比心理影响到了孩子。
  如果孩子从小就以金钱多少来衡量亲情、友情,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事。张女士的尴尬就是一个危险信号。如何让孩子感受压岁钱背后那份真情,让压岁钱不偏离情感轨道,是人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笔者以为,压岁钱还是寒酸一点好,只要表示心意就行,对孩子好,不在于钱的多少。10元、20元尚可,成百上千大可不必。每逢春节,亲朋好友走动时不妨约法三章,自刹压岁钱涨价风,切忌为“争面子”互相攀比。这样,不光能减少精神和经济上的负累,对孩子们正确认识压岁钱,感受过年的温馨和愉悦,确保身心健康更是大有裨益。
  稿源:荆楚网
  作者:刘传斌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姬学涛)
关键词:压岁钱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