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郭元鹏:让“热烈鼓掌”退出“报告讨论”现场
发布时间:2015-03-09 08:49:55来源:荆楚网

  今天,人民日报客户端、微博、微信同时发布一则画图公益提醒:政府工作报告,是用来审议批评的,不是用来领会学习的;如果你只知道热烈鼓掌,点头称是,人民民主就无法体现;你不称职,就意味着人民的缺席,你的无语,就意味着人民的沉默。(3月8日新华网)

  人民日报的客户端也罢,微博也罢,微信也罢,都有着浓厚的政治色彩。可以这样说,人民日报的这些新媒体同时发布两会公益提醒背后,必然有着深层次的意味。这绝对不是人民日报的“媒体行为”,而应该是高层的点头与示意。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不是所有领导都喜欢你去“热烈鼓掌”。作为代表和委员,更应该从中读懂里面的意义。

  全国两会,是政府收集民意的平台,是政府改进工作的载体。这个制度坚持了几十年,其目的就是为了通过这样的形式,促进民意的表达,为政府工作的方向制定,找到一个更合乎民意的切入点。只有政府的工作是公众期待的,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由于一些参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并没有很好的担负起职责,让两会成为了“举举手”、“叫叫好”的地方,很多人参加两会的时候就知道“热烈鼓掌”,这让两会的效果大打折扣。

  “热烈鼓掌”,原本也是需要的。这是因为“热烈鼓掌”是一种情绪的表达,在听到自己想听的,再看到自己想看的之后,参会人员就会有鼓掌的冲动。但是,这种“热烈鼓掌”一定要建立在一种基础之上,那就是真实的意愿表达。遗憾的是,在很多会场上,这种“热烈鼓掌”成为一种形式。甚至衍生出了一则笑话:说是某位领导让秘书写讲话稿,秘书为了让领导把握好气氛,在上面备注了很多“此处有掌声”。没想到讲话的领导讲到此处停顿了很久,却没有听到掌声。这虽然是一个笑话,却说明了一个道理,一些领导总喜欢听“热烈掌声”。当然,一些与会者也已经习惯了“热烈掌声”。无论是想听“热烈鼓掌”,还是习惯了“热烈鼓掌”,都是错误的。

  “热烈鼓掌”其实让会议失去了本意。就拿两会来说,其目的主要还是为了收集意见和建议的,只有收集到了好的意见和建议,才方便按照民意的诉求,来完善《政府工作报告》,一个将民意呈现出来的《政府工作报告》才是大家喜欢的。最为关键的是,可以让政府的下步工作,更加方向明确。方向明确了,所有工作都是百姓需求的了,就能事半功倍。

  在讨论工作报告的时候,作为代表和委员,都应该做到言无不尽,把该说的说完,把想说的说完,把基层的真实情况说完。我们把主要的精力用在对工作报告的建议上、修改上,这样才能使工作报告更有落地的美好,这样才能帮助政府完善自我。少些“热烈鼓掌”才能多些真挚言语。

  通过人民日报新媒体发布的“友情提醒”,我们看到了一个事实:不是所有领导都喜欢你去“热烈鼓掌”。让“热烈鼓掌”退出“报告讨论”现场,我们不妨制度化。

  稿源:荆楚网

  作者:郭元鹏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