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清远市纪委、监察局官微表示将成立联合调查组,对清远市阳山县七拱镇委书记黄子民死亡问题进行调查核实。3月12日,清远市阳山县政府官网通报,黄子民急性心脏病发作死亡。不过有网友称黄子民是因陪上级领导喝酒致死。 (3月17日《南方都市报》)
此番“陪酒致死”的阳山县七拱镇委书记黄子民不是第一个“酒桌烈士”,但笔者真心希望他是最后一个“一醉不再醒”的干部。有一个问题,相信很多人和笔者一样不明白:干部们为何要拼着“酒死一生”的风险也要接受“酒精考验”?我们该拿什么拯救这些陪酒的干部?
不可否认,“醉卧酒场君莫笑,如今陪酒几人回”已经悄然成为官场“职业病”。对于官场而言,人际关系的好坏全体现在了酒里。纵观那些为迎来送往而大喝特喝者,明知自己可能不幸沦为官场酒席的牺牲品,却还是“乐此不疲”地奋斗在酒桌上,天天饮,日日灌,直到把自己喝趴下。难道官员真的和“酒”结下了“不解之缘”?
中国有“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的说法,酒文化的源远流长,于此可见一斑。诚然,贪杯也不算天诛地灭的大过错,但一定要分清场合。倘若到了喝坏了身体喝坏了胃,喝得老婆背靠背的程度,就有些不值。此外,在“酒品“上,官民也该有所区别。因为若是普通群众喝喝也就算了,但倘若堂堂领导干部动辄喝得东倒西歪、迷迷糊糊,又哪里还有精力去为民解忧,亲民服务呢?当公务招待被打上了“无酒不成欢”的标签,喝坏的可能不仅是官员的身体,更是原本清明的党风与政风。
其实,官场“酒文化”早已经且行且跑偏。一方面,酒席招待疏远了干群关系。“能喝二两喝五两,这样的干部我欣赏;能喝半斤喝八两,这样的干部要培养;能喝白酒喝啤酒,这样的同志要调走”的民间讽刺歌谣恰恰就道出了群众对官场不正之风的厌恶反感;另一方面,大肆灌酒也造成了巨大浪费。上面领导来检查工作要喝、平级干部来参观考察要喝,因公外出去要喝、在家办公还要喝,喝得动要上,喝不动硬着头皮还要上。把大好的时光和有限的财力都消耗在了“穿肠毒药”上,又怎能有精力和财力去托起嗷嗷待哺的民生?
言及于此,笔者认为,虽然杜绝公务饮酒的文件发了一页又一页,口号喊了一遍又一遍,可仍旧不能实现令行禁止的功效,恐怕还是禁酒令欠缺执行力所致,因而政府还得在这方面多下功夫。若要刹停歪斜政风还须靠严格的制度发力,以刚性的规定引导官员自律,凭有力的监管约束官员行为,靠严厉的追究问责惩治官员跑偏。相信,唯有一以贯之的坚持铁腕治理,才能将官场不良酒风彻底抹干擦净。
稿源:荆楚网
作者:吴点墨
(作者:沈素芬)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