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声号召,电闪雷鸣,足球神剧纷纷雨下。近日,一份足球题材剧报备名单被玩儿坏了。穿越、青春、偶像、古装,名单里卖座的剧种样样俱全。那头鬼子还没撕完,这边又将有中国古代足球青年穿越到21世纪的曼联驰骋欧洲绿茵场了。更相传,汉子们的偶像——大洋彼岸的马拉多纳都要加入豪华战队,还有妹子们家的西西球王参演。
名单一出,吐槽和严肃的批评声就抱团翻滚而来:这和足球教育有半毛钱关系?说好的积极向上励志片,为何又沦为狗血口水剧?只有两只眼睛,不够瞎!中国的好剧本去哪儿了?这是什么品位?影视创作可不是这么瞎捣捣的!等等。
其实,足球神剧并没那么“神”。随手点开一个影视播放器,国产片里哪一个逃离了神剧的界定?满分霸道总裁穷追贫民负分女10年不悔;一群女人装疯卖傻,争宠夺利;再不就是一群“为了理想背井离乡,还找父母要买吉他的钱”的青年泡着妞追求自由人生。一身logo金光闪闪,智商不及格的空壳富二代全被供为男神。一个人物形象,只靠“比奇葩更奇葩”进驻人心。一个无厘头小段子,比小学语文普及得更广。满眼的高颜值低IQ配泪雨剧情,讲述那些让人看到开头就猜中结局的故事。如此一看,足球神剧也会变得“正常”起来。
曾有人提出“电视剧鄙视链”一说:看高冷英剧的鄙视看美剧的,看美剧的鄙视看日剧的,看日剧的鄙视看韩剧的,看韩剧的鄙视看泰剧的,这个鄙视的终环是谁,你懂的。
为什么所谓的“神剧”会频频涌现?
笔者认为,这是一个标榜“爱美”,却在执行“审丑”的时代。虽说任何时代都有“雅俗共赏”,但如今,雅还是那个雅,但却被逐渐边缘化,小众化。而俗,正由简单粗俗,演变为“粗鄙”。
在人不能静下来好好审美的浮躁年代,简单粗暴越来越流行,戳中那个猎奇的点你就赢。很直白的现实是:没有人再去看一本正经的幽默笑话,而段子手却倍受追捧。越来越少的人愿意好好打字,更多的是用简笔“暴走”风表情表达意愿。仿佛不“粗”,就是不合群,跟不上时代。
正如说电视剧,要收视率,大体有两条路:要么挑战观众上限,编剧叠加脑回路,脑洞大开,拍出英美水准;要么,调戏观众下限,故意制造槽点作卖点,“烂”出自己的个性和“精彩”,最高的追求就是被段子手、大V做成QQ表情。
现在,足球剧的出现,源于国家近来对发展足球的重视。根据预期,它的目标是激发青少年对足球运动的热情,它的思路是将校园足球作为彻底改变中国足球落后面貌的一个突破口。
这么一说,熟悉《伯尔尼奇迹》等经典足球电影的80后,和看着国外同体育题材动漫《足球小子》《灌篮高手》长大的年轻人,对国产励志足球剧的要求就不自觉地拔高了:一定要有热血,有青春,有感动,有体温,情节跌宕起伏,力度拿捏到刚好。但是,这要求对于还处在“幼齿期”的国产剧来说有些残酷了。
热议中的神剧情,有穿越,有古装乱入,有偶像,看起来“傻缺”“狗血”,但确实,它在开播之前就取得了一定的关注度。
终究,是时代的品位选择了“神剧”。
中央的精神是让影视作品追求高质量,不要千篇一律,粗糙模仿。所以,足球剧,还是别迎合坏品位了。
稿源:荆楚网
作者:小隐
(作者:沈素芬)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