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华商报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培训机构以此为商机,纷纷推出公务员面试培训课程,有的班收费还颇高——日均收费2600多元,这种班还很紧俏。(6月11日《华商报》)
在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举行的关键时期,公务员考试培训也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各种五花八门的天价培训班应运而生,且颇受考上青睐,大有市场,这种现状不得不令人深思。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官本位”的国家,公务员自然也是一个比较体面的职业,不但工作中多少带着一些光环,更是在社会结构中资源占有的强者。不说其暗藏的隐形收入、稳定的工资来源,也不说其社会地位、上升空间、体制资源等综合方面或其中几个方面,但就养老金、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就足以令人终生无忧了。
况且,在当前的机关工作体系中,一旦跃入“龙门”,跻身公务员行列,即便仕途升迁的发展空间充满变数,至少工作可保无虞——除非有违法违纪事件的发生,否则就是终生有靠了。比起那些在企业里三五年签一次合同的打工者,动不动就被炒鱿鱼,真是天壤之别,这也就难怪现在有些位于高精尖行列的精英们争先恐后地奔赴公务员之门,甚至不惜万金血本参加“天价培训班”了。
平心而论,报考公务员的考生在通过笔试后,参加一下短期培训,临阵磨枪地提高一下面试能力也是需要的,大多数这类培训机构一个星期左右收费千元,应视为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日均收费2600多元显然太离谱。无论请多么有名的教员,无非就是辅导语言表达、逻辑能力、心理素质、个人形象、答问技巧这些内容,凭什么平均每人一天收费2600元?尽管是愿者上钩,也很难排除趁火打劫之嫌。
另一个问题是,“协议面试班”的承诺令人生疑。这些天价班许诺“保证通过面世”、“不通过就退款”,这显然是收取天下培训费玩的一个噱头,因为这种承诺显然难以让人信服。且不说公务员招聘背后有无“潜规则”,仅就面试本身就存在许多变数。诸如,面试人员最终要多个选一,考官判断选择能力也存在差异。参加培训就能通过面试,这话说得是不是太大了点?
一个人的素养短期内是改变不了的,短期的培训根本无法令人脱胎换骨。“考碗族”们应该认清自己的能力和实力,早做考前准备,对症下药,不可把最后的希望都寄托在培训班上,期待抓住一根“救命稻草”,短期速成是不可取的。更关键的是,“考碗族”们应摆正心态,重新审视,公务员并非是唯一且最好的选择,万元公务员面试培训班也并不就是通向“罗马”的捷径,理智择业才是真。
稿源:荆楚网
作者:顽石
(作者:姬学涛)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