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犯受贿罪、贪污罪,河南平顶山中级人民法院近期判处河南周口原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朱家臣有期徒刑18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没收个人财产60万元。在任周口市政法委书记7年间,朱家臣贪污受贿共计600多万元,其中通过虚开、购买假发票“派发”给基层单位和个人,以报销形式索贿达400多万元。(8月15日《新京报》)
发票在普通人手里不过是平常之物,但是在河南周口原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朱家臣的手里却成“贪腐神器”,在其任周口市政法委书记7年间,光以发票报销的形式索贿就达到400多万元。就凭这般神技,送他一个“报销书记”的绰号,可谓名副其实。
这起贪腐案件之所以受到民众的关注,在于朱家臣的报销贪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以往官员通过报销贪腐,多是通过虚报、瞒报等方式直接套取现金,而朱家臣却“技高一筹”,将报销的程序转嫁给了基层的单位和个人,以一种“权力摊派”的形式进行索贿。基层的单位和个人虽然对此苦不堪言,但是却也多是乖乖顺从。朱家臣这出以大吃小的权力秀,其实相当之拙劣,可是为何就偏偏屡试不爽呢?恐怕监管的漏洞是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朱家臣可不是一个贪腐道路上的新手了,贪腐的年龄已达7年之久,这么长的时间为何纪检部门就没有发现呢?而且据统计,朱家臣平均三天就要报一次票,这么频繁的贪腐行为,怎么就能轻易地躲过监管呢?如果不是朱家臣摊派报销报得下面的单位和个人怨声载道,如果不是省委巡视组下来倾听民意,查办案件,真不知道朱家臣还会在发票报销搞出些什么名堂。朱家臣的贪腐,上级监管为何没有及时立案调查,恐怕是太远,同级监管怎么没有及时介入,只怕是太软。这是本案暴露出的监管漏洞之一。
其二,下级对于上级的监管太难。朱家臣分管的政法系统几乎所有的基层部门都被他索贿过,甚至为了达到自己的贪腐目的,朱家臣还会在节日期间主动赋诗索贿。对于不买账的单位和个人,朱家臣还要还以打击报复。在权力的淫威下,我们遗憾的看见,面对朱家臣这样明显的违法摊派行为,下级单位和个人,大多采取忍气吞声的做法,敢怒而不敢言。下级对于领导有监督的义务和权力,这是法律赋予的,可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却很少见到下级官员主动的履行这一义务和行使这一权力,为何?只因下级监管上级,一旦被上级领导知晓,可能会被“穿小鞋”,弄得不好还会影响个人的政治前途,监管上级风险太大,所以监管太难。
其三,公款报销制度缺乏监管。接到朱家臣派发的发票之后,除了一些干部是花自己的钱予以报销的之外,更多的还是将发票递给了财政。那么这些发票是如何入账的呢?这些发票又是如何合法套取现金的呢?这里面自然少不了,部分官员拿公款做私情,在报销的程序上做手脚。甚至在新闻中爆出,一些基层单位的财务人员不得不帮忙圆谎的情况。公款报销是有规章制度的,是有严格程序把关的,但是在本案中,依然没有能够起到监管约束作用,这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吗?
“报销书记”最终将自己报销了,但此事却并没有完结,那些暴露出来的监管漏洞,还需要我们在日后的工作中,通过制度的修复和完善来堵上。
稿源:荆楚网
作者:沈道远
(作者:沈素芬)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