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陈君:莫让“强制募捐”亵渎了慈善
发布时间:2015-08-19 15:22:07来源:荆楚网

  近日,天津港爆炸事故牵动祖国同胞的心。事发后,许多慈善组织和社会名流迅速行动起来,捐钱捐物,部分捐款数目也被曝光。围绕捐款救灾,网络舆论中掀起一阵“逼捐”潮。马云、TFBOYS等名人纷纷被逼捐,人民日报也发起了《名人遭“逼捐”,你怎么看?》的新闻调查。(人民日报8月18日)

  天津港爆炸事故发生后,捐款的情况也在第一时间曝光,网友也形成“应捐没捐”的名人名单,形成了“逼捐”潮。针对马云等公众人物被“逼捐”,网上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概括来说形成两大阵营:一个是坚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支持者,另一个是坚持逼捐就属于道德绑架、网络暴力的反对者。不可否认,公众普遍认为,慈善是帮助受灾受难同胞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所以,公众才会如此在乎公众有没有捐、捐了多少。

  然而笔者认为:“强制募捐”是对慈善的亵渎,慈善不该只向“钱”看,慈善本身强调的是自愿、是心意,我们更应关注的是慈善是否有始有终的循环运作、善款是否发挥作用。一方面慈善不应摊派捐款,要注重自愿。公众人物遭到“逼捐”,实际上是网友的摊派。其实,公众人员做社会慈善有很多方式,他们完全有权利选择何种慈善方式,为何要受困于网友或公众画的这个捐款的“圈”?另一方面慈善不应只看捐款数量,更要强调心意。笔者发现一个怪现象,在舆论的观点中,捐款的多少已然与公众人物的爱心程度成正比,甚至一些劣迹艺人也会因为捐款而让公众好感倍增。捐款已经成为公众人物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的最好的公关,反而默默做慈善,不被公众所知,很可能成为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社会慈善不该只有捐钱,更要强调善款落到实处、发挥作用。近年来,公众人物的“诈捐门”等捐款也不时发生、善款的明细流向也不如捐款时披露的及时、准确。笔者认为捐款只是慈善的前端,公众对捐款后续动作也要给予关注和监督。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灾难事故发生时,我们对许多慈善组织、名人、明星等公众人物捐款行为心存感动。但是希望广大同胞对慈善不要仅仅向“钱”看,莫让金钱亵渎了慈善,我们应该尊重其他各种救助手段和方式,真正让募捐和慈善来得更纯粹些!

  稿源:荆楚网

  作者:陈君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