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期在江西省部分贫困村调研发现,由于一些扶贫项目补助标准偏低、所需配套资金较多,一些贫困村推进扶贫项目的配套压力较大,“负债脱贫”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在道路、饮水安全、村庄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而贫困村的集体经济不少都是名存实亡的“空壳子”,无力偿还这些债务。(8月30日《半月谈》)
东方巨龙经过几十年的卧薪尝胆,逐渐睁开惺忪睡眼,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在全国范围内仍有一些地区无法摘掉贫困的“帽子”,一些居民无法摆脱贫困的“束缚”。因此,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的政策,一来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埋下伏笔,二来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激发市场竞争活力。初心虽好,不过在落实到位上仍存在“中梗阻”,出现了“换汤不换药”的局面。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部分区县盼望被“贫困”,采取“哭穷戴帽”的方式,实际上只是为了获得国家在某些方面的项目或资金扶持,但当地的官员由于动机不纯,并不能很好的使用扶持的权利。例如在扶贫开发上找不准定位,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项目补助偏低,“负债脱贫”现象时有发生等。几年之后,当地发展原地踏步甚至滞后,越来越贫。
“精准扶贫”并不是盲目的去帮扶,要切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一方面中央政府要下基层了解实际情况,政策不能光是制定下来,就要求地方全力执行。中国天大地大、幅员辽阔,东西南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天气环境等都不尽相同,单一的扶贫方案可能在某些地区能迅速奏效,在某些地区就可能会越扶越贫。因此,成立专项调查小组很有必要,对各地区进行行之有效的调查研究,与当地政府共同商讨、集思广益,找寻具有当地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在扶贫发展中,定期对贫困地区进行抽查,监督“精准扶贫”是否落地有声。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要对贫困有正确的认识,别把“贫困”当作是圈钱的“工具”。领导干部要有“千磨万击换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韧劲,争做致富“带头人”。其一要管住自己的手,不要对扶贫项目的补助“虎视眈眈”;其二不管在扶贫中遇到任何困难,都要冷静下来,不抛弃不放弃。通过实践摸索,发展当地特色产业,打造特色经济,以“造血”的方式打好扶贫攻坚战。
“精准扶贫”本是一项群众期待已久的“民生工程”,却因种种原因导致“精准扶贫”步履维艰。因此,“精准扶贫”还需呼唤更多创新机制,深化改革,释放制度红利,细化规则,方能确保“精准扶贫”成为扶贫的一剂良药。
稿源:荆楚网
作者:刘仕鱼
(作者:沈素芬)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