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有读者爆料,称湖南省绥宁县瓦屋塘镇所辖乡村的居民收到了一份资料,要求居民在接听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民意调查电话时,按宣传资料提示统一答案,并且对按要求回答者发放200到300元。(10月8日法制晚报网)
对综治工作进行民调,就是要了解当地政府在综合治理方面到底做了哪些事情,做出了怎样的成效,存在着哪些问题。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实才能总结和推广经验,发现问题,不断整改,寻求解决问题的良方。群众怎么看、怎么答、怎么选才是真实的评价。
奈何,好好的“民调”被瓦屋塘镇的领导弄得铜臭味十足。在宣传材料中指出:前11项中9项评10分,一项评9分,最后三道题中都选一,这是规定答案。规定效力何来?用电话回答对14个问题就能得到200或300元的“补助”,金钱刺激,于是就有了19人在民调中给出了标准答案,政府肯定在民调中得到高分。
感觉这种事情并不少见,为了“脱贫”,将几户人家打造出来,遮住大多的“丑”;为了检查的需要,在雨天让小朋友举着鲜花列队欢迎;为了城市更加美丽,拆了建、建了拆。这样的事情不一而足。领导无所不用其极都为啥,为了取得能得到本是多选但只能单选的答案:“表面光”的政绩。
“表面光”毕竟是虚假的,经不住任何的检验。就拿瓦屋塘镇的事情来说,一是钱从何出,5000多元的开支该怎样列支?该不会真写成“参加民调的群众误工补助”吧?这个能过得了审查吗?二是“民调”得到的统一答案,真是该镇综治工作的真是情况吗?花钱买来的政绩怕不真实吧!三是大多的群众当真只给单选吗?
在2013年,“5分钟民调给300元”也是在综治工作的民调中发生的。当时的短信中还说:家乡人就是要说家乡好。请大家在民调中为自己的家乡多说好话。同样,瓦屋塘镇的通报表扬并以金钱鼓励同样也是想达到这样的效果。但是,对家乡的群众来说,爱家乡,赞家乡是人的本性,要是真的好,即使不用给误工补助,群众也是会说好的,因为群众的是淳朴的、自然的、更是眼睛雪亮的。即使群众在民调中说了一些不好的方面,也是期望家乡更好,是对工作的激励和指点。
单选对了,就给钱,那要是没有选所要求的呢?这些答卷是否能摆在瓦屋塘镇领导干部的办公桌上,并进行好好的思考,有效地整改?怕问题,怕出问题,怕领导批评,怕组织给低分,而唯独不怕群众给低分的“政绩观”哪能见到执政为民的实效?
不是担心在民调中丢了“面子”,失掉“帽子”,然后想尽办法糊弄群众、欺骗组织,而是勇于面对自己的工作,正视自己的问题,开门让群众点评自己的不足,然后严实相加,及时调整,重拳整治,让群众生活更安宁、更开心、更幸福,这才是正道。
稿源:荆楚网
作者:余东
(作者:蓝镭)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