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陈飞:让屠呦呦回到研究室才是最好的贺礼
发布时间:2015-10-11 15:15:52来源:荆楚网

  从一名退休教授,到诺贝尔奖得主,85岁高龄的屠呦呦一直在迎接着鲜花和掌声。前来祝贺的人们,甚至在屠呦呦家门口的电梯外排起了20多米的长队。(10月9日新华网)

  按理说,获得举世瞩目的诺奖,庆贺一番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平心而论,在屠呦呦家门口排起了20米的长队,从早到晚的宴请与表彰,这样的“祝贺”不应再继续。一来,屠呦呦本就清心寡欲,不爱张扬。纵然是获得诺奖,也是淡然面对。而如今的“20米祝贺长队”已让其感到负担和困扰。二来,此番获得诺奖,来源于整个研究团队的共同努力,如果只对屠呦呦一人众星捧月,那岂不是对团队其他人员的不公和漠视?所以,对屠呦呦的祝贺应该适可而止,否则不仅会让当事人疲于应付,更会引来诸多非议,实在是得不偿失。

  进一步讲,祝贺屠呦呦获得诺奖固然理所应当,但在具体方式上却值得商榷。要知道,已经退休的“三无教授”屠呦呦,一辈子都是不慕名利的。想必她对于此刻各种表彰和奖励,也不会有太多的感觉。否则近年来的各种世界奖项,也不会由她丈夫代领。更何况,她已为青蒿素研究付出了毕生心血,如果真的要奖励屠呦呦,倒不如为她的研究工作提供更多的支持来得实在,也更为贴心。比如,充足的经费和先进的设备等等。如果仅是各级领导轮番宴请,那就与屠呦呦本人及其团队的奋斗初衷南辕北辙了。

  其实,笔者倒是认为,像屠呦呦这样的学者,最好的贺礼应当是让其回到实验室,继续从事青蒿素的研究工作,因为那里才是她的舞台。纵观古今,凡是能够取得大成就的人,无一例外不是专心致志、心无旁骛的。由此试想,如果屠呦呦开启了全国巡讲汇报模式,成了各大高校的客座教授,那恐怕是违背了屠呦呦的心志。更何况,屠呦呦醉心研究数十载,实验室是其毫无争议的归属,这才是真正的人尽其才。若是张冠李戴,便不是尊重人才,而是浪费人才了。

  说到底,屠呦呦家门口排起的“20米祝贺长队”,其实是说明了社会各界对于荣誉的渴求程度。毕竟,我国虽然历史悠久,文明璀璨,但自近代以来的落后却是显而易见的,这实在令人痛心。而现在,文有莫言,理有屠呦呦,都是诺奖的获得者,所以公众自然会欣喜若狂。但笔者却认为,越是渴求荣誉,就越要有正确的态度。须知,任何奖项的取得,都是以实力为基础的。而培养浓厚的学术氛围,改善人才发展环境,毫无疑问才是取得国家荣誉的最佳途径。将屠呦呦这类人才从各种会议表彰中“解救”出来,让其重回工作岗位,方是正道。否则,片刻狂欢过后,不仅屠呦呦会压力倍增,连同整个社会的人才发展环境也会变得污浊和浮躁。

  稿源:荆楚网

  作者:陈飞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