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黄驿翔:“饭局变少”是作风转变新常态
发布时间:2015-12-02 11:04:55来源:荆楚网

  初冬,窗外寒风瑟瑟。单元楼下的梧桐悄悄飘下黄叶,行人走在上面发出清脆的咔嚓声。在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朱敏的家里,却暖意融融。香喷喷的油焖大虾,绿油油的香菇青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12月1日中国新闻网)

  当简简单单的回家吃顿饭变成一种“奢侈”之时,此间的无奈之情,或许也只有身处其中之人才能体会真切。公务接待原本是联络彼此感情的一种方式,只要不超标,亦无可厚非,然而,在狠抓党风廉政建设之前,超标现象几乎是一种常态。十八大以来,新常态、新政风逐渐深入人心,胡吃海喝现象明显减少,这不仅是对领导干部的“瘦身”,更是对基层干部的“减负”。那么,如何让这种清明的政风成为一种可持续的新常态呢?

  “饭局变少”应当注重法治建设,由关系型社会逐步向法治型社会过渡。首先,在关系型社会中,人情关系对于一个正常的中国人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公事还是私事都需要通过人情关系来解决,这直接导致部分人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人情关系的建立、维护、深入中去,饭局变多也就“顺其自然”了;其次,公务接待“弹性过大”,亦是饭局多的另一重要因素,虽然国家对于公务接待的标准有着明确的规定,然而真正按照标准办事的少之又少,接待人员常常抱有一种“一定得接待好”、“必须得接待到位”的世俗行为标准,当遭遇质疑时,他们又会以“大家都这样”、“上头有交代”等理由将个人的自由散漫归责到大环境与权力大小中去。

  因此,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条文规章,明细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对于违法乱纪行为严惩不贷,将公务接待置于阳光地带,既能有效减少接待人员的“人情压力”,又能震慑被接待人员的“权力任性”,如此这般,饭局变少亦是“顺其自然”了。

  “饭局变少”应当注重精神文明建设,由“酒精考验”向“久经考验”过渡。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亲疏不可由饭桌上饮酒的多少来决定,尤其在广大基层,“老乡见老乡,见面就得干”的“酒桌文化”十分浓厚,少数人将这种基层“酒文化”视为入乡随俗,似乎不饮尽杯中酒、瓶中酒便不能与广大的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并将此种酒桌公务接待方式视为唯一的一种方式。事实确是如此么?

  实则不然,饭局或是最直接、最便捷的公务接待方式,但是,我们不妨转变思路,找点“麻烦”,用其他更为健康的方式来接待亦不无不可。譬如,粗茶淡饭配之古香古色的喝茶品茗,即清新高雅又避免了饮酒导致的面红耳赤;结合本土特色,农家菜、当地特色饮品都是不错的选择,这也是对当地特色的一种宣传;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大家打打乒乓球、羽毛球等也不无不可。总之,与其在酒桌上“死磕”,不如转变思路,换一种更健康、更文明的方式进行公务接待,彼此的感情或许才更能“久经考验”。

  稿源:荆楚网

  作者:黄驿翔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