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徐云鹏:农民工城市化不“只是在城里睡个觉”
发布时间:2015-12-27 16:23:48来源:荆楚网

  告别家乡,走进城市,是多少农民工向往的生活。然而,近日四川省统计局对成都、绵阳等9个城市进城务工人员调查显示,53.8%的受访者不愿将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2015年12月27日 《人民日报》)

  仅就目前的生活条件而言,城市远远好于乡村,总是令人向往。那么,一些农民工为何不愿“农转非”呢?安徽农民陶业的进城窘境或许能让人从中得到些许启示。据12月25日的中国之声《新闻纵横》节目报道,1995年,陶业走进合肥打工,做过销售,开过出租车,打过小工,如今在合肥已经买了两套房子,但心里总是不踏实,总感觉自己还没有融入这个城市,没有享受到市民的生活待遇,“只是在城里睡个觉”,一切只是个奢望。他觉得,随着年龄增长,在这里就业很难,还是想回到农村去。

  我国北方有民谚说:“兔子满山跑,最终回老窝”。这是故土难离的缘故。然而,在目前这种城乡二元结构的条件下,促使类似陶业等一大批农民“还是想回到农村去”,并非是由于故土难离的“乡愁”,而出于诸多无法破解的现实“忧愁”,就是梗在大部分农民工心中“只是在城里睡个觉”的无奈,找不到“归宿感”。

  正如陶业所说,自己在城市打拼这么多年,最无奈的是找不到一份可以长期从事的稳定工作,更谈不上事业。自己文化程度不高、没有技术,基本上在城里从事劳动密集、出体力的工作,年龄大了不会被雇佣,在城里没有意义。城里消费又那么高,回到农村还能有点地,还能享受国家对农民的待遇。

  说到底,一些农民工不愿“农转非”,还是由于城市不能一视同仁,另眼相待,许多农民工没能享受到相应的公共服务,没有相应的市民权利。在城里,他们没有社保,没有医保,子女上学难,更买不起房子,找不到归宿感和维系生存的基本尊严,始终感觉自己是一个外地人,一个过客而已。一边牵挂着家乡,一边担忧着未来,这样迫不得已的“瞻前顾后”成为大多农民工落户城市的最大纠结。

  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农民工城市化不“只是在城里睡个觉”。目前全国城镇化率已接近55%,但户籍人口城镇化不足40%,中国城镇化的短板日益突出。为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就是要着力打破农民进城的种种体制障碍,让他们真正在城市“安家落户”。这里的关键是,要切实解决户籍背后的权益问题,提升城市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让农民工无差别地共享城市公共服务,真正从“匆匆过客”变成“普通市民”,融入这个城市,既是城市的建设,也是城市的主人。

  当然,对农民工不愿“农转非”现象也应理性看待。四川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在农民工不愿落户城市原因中,43.6%的受访者认为城市生活成本高;38.5%的受访者认为农村和城镇户口差别不大;37.8%的受访者想保留家中土地承包权,为自己留一条后路;33.7%的受访者觉得农村土地有较大增值潜力。显而易见,尽管农民工不愿“农转非”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是生存利益是选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所以,切实尊重和维护农民工的生活习惯和生存愿意,守住民生底线,让他们整天享受着无忧无虑、开心快乐的生活,就是社会给予他们的最大幸福。至于他们应该居住在哪儿,到底是城市还是乡下,听随其选择好了,决不能搞强迫命令。

  稿源:荆楚网

  作者:徐云鹏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