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地方谈】系列评论之二
“下好“十三五”时期发展的全国一盘棋,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
“十三五”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也是执政党兑现改革承诺的关键时期。同时,国内经济在“新常态”的语境下正进行着转型升级的瓶颈突破,国际经济环境却还处在艰难的复苏状态。在多重维度的背景中,中国发展要迈上新台阶,需要谋求新的发展思路,任务不可谓不重。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纲举目张,环环相扣,全盘覆盖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战略思想。其中,“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因其剑指协调发展、全面小康的大局,而更受到众人关注。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管东南西北风,咬定发展不放松”,也正是执政党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全盘写实。而在改革打拼出来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中国经济既强调经济一体化的区域竞争格局,又重视发展协调性整体性的后发优势。
西部大开发助力了经济增长极,以湖北省为基点的中部崛起紧跟时代潮流,振兴老东北工业基地让其走进“春天里”……诸多“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发展成果,也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发展要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的立意。
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是夯实经济高效发展的坚实基础,也是全面实现小康的路径化前提。
纵览中国十多年来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全国人民在执政党的引领下,克难攻坚、砥砺前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不仅增长速度领先全球主要经济体,综合国力稳居全球第一阵营,更是在三期叠加的关键时刻,完成了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升级。如果没有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的托举,中国经济发展也很难交出这样有说服力的答卷。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最终的落脚点还是人民群众对于小康社会的全面感知。
十八大以来,居民收入同步增长,人民福祉大幅增进。不仅城乡就业形势稳定,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在刚刚公布的2015年经济大数据中,就显示2015年中国居民收入增长8.9%“跑赢”GDP6.9%的增长速度。与之对应的是居民生活质量持续改善,以及基本公共服务继续强化。人民的获得感水涨船高,也就是对发展的最终验证。
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是政策体系逐步健全的体现。它指导着老少边穷地区加快发展步伐,也让区域发展趋于稳定。这种“稳压器”效益,正是改革红利全面发放的直观体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到“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只有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才能让老百姓分享更多的改革成果,凝聚起推进事业的强大力量,“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更大力量。”
稿源:荆楚网
作者:吕涯
(作者:姬学涛)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