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一些新字眼、新词汇、新概念引人瞩目, 其中“新经济”、“工匠精神”是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当前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时,总理提出“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于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 在谈到“提升消费品品质”时,总理提出“加快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建立商品质量惩罚性赔偿制度。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新经济就是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带动经济的转型升级。如何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除了加大创新,增加科研力度,提高效能之外。如何将已有的产业做出新花样,将“夕阳产业”转化为“朝阳业态”,实现老树开花、枯木逢春,需要的就是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在今年1月4日钢铁煤炭行业产能过剩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谈到,我国钢铁产量世界第一,却生产不出一个小小的圆珠笔笔珠。总理的话语触动了全国人民的痛点,舆论一片哗然,我们泱泱大国早已可以造出坚船利炮,就连技术难度颇高的大飞机C919也已总装下线,为何小小笔珠难以雕琢。原因就是缺乏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核心是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古时就有庖丁解牛的钻研境界。如今,发展新经济,离不开这种用心、用神钻研的精神。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大国工匠》中曾经报道了一位中航科工的技术能手毛腊生,他只有初中文凭,但凭借着吃苦钻研的精神,用38年的时光将“翻砂”技术做到极致,攻克了一项项科技难题,用精湛的手艺为炮弹穿上“外衣”。
要发展新经济,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要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要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使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工匠精神”缺少不得。我们只有保持专注、专一的态度,把工作当学问去研究、当事业去追求、当使命去献身,以燕子垒窝的恒劲、蚂蚁啃骨的韧劲、老牛爬坡的拼劲,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努力使每一项工作都做到自己能力和水平所能达到的极致。那么,我们每个人身上都会闪耀着“工匠精神”,每个人能会成为“新经济”的贡献者。
稿源:荆楚网
作者:郭晓伟
(作者:姬学涛)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