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13日上午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人民大会堂“部长通道”受访时表示,厕所问题已成为中国旅游服务供给中的短板,今年将再建2.5万座厕所推进“厕所革命”。(3月13日中新社)
一谈到“厕所革命”,那就当然是增加厕所数量,而事实上仅增加厕所数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如厕难问题。而更便捷的方法在于,让更多的“死”厕所活起来,让更多的官方厕所统一纳入到旅游服务中来。
一般来说,旅游景点也好、城市也好、乡村也好,至少有相当一部分厕所养在旮旯人未识,不仅旅游者无法使用,甚至连当地人也难以找到这样的“旮旯”厕所。旅游景区还有这样一种现象,明明厕所近在咫尺,却毫无指引牌或者导向标。一边是游客找不到厕所内急如焚,一边是景区厕所充当无语哑巴,这岂不是一种资源与需求的悖谬?
普通地图并不将厕所纳入其中,甚至连旅游地图也未必将厕所加以标注,而具体到景区内部的标示牌、指示牌之类的引路标志,也未必将厕所作为重要目标作出诸如距最近厕所还有多少米、该厕所位于何方向的指示。如此以来,岂不是活人完全可以给憋死?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旅游经济就当然是一种重要经济载体。而作为国人来说,温饱之后,当然就是“出去逛逛”。而之所以还有一部分游客将旅游当作畏途不常出去走走,其中一个最重要原因不是怕花钱不是怕路远而是怕如厕难——自驾进城者,第一害怕停车难,第二害怕如厕难,想想是不是有若干现实对应?
“全域旅游”的思路说的很明白,那就是处处皆景点,人人是游客。去景区买票进入景点,有其游客特权,而将其比照到进城者身上,岂不是所有逛街者徒步者买菜者,都应当有便捷的如厕通道?游客所遇到的如厕难问题,其实是所有城市人乡村人天天都能在大街上遇到的问题,没有几个国人不担忧出门在外如厕难的最大难题。因此说,“全域旅游”能否引领出一场更大范围的“厕所革命”,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不妨将所有公共厕所、景区厕所、政府办公场所厕所进行统一调配统一标识标志,也不妨借鉴交通红绿灯模式进行统一颜色的亮化、统一音乐的声化,如此以来才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李振忠
(作者:刘展)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