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 > 东湖观点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吴俊:“李鬼”需严打,监管“李逵”要更强
发布时间:2016-03-27 08:57:23来源:荆楚网

  “中国产品质量协会”“中国公益总会”“国际食品包装协会”……一批离岸、“山寨”社团被曝光,着实让很多人吃了一惊。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曝光的首批203家离岸社团、“山寨”社团名单,涉及医疗、教育、能源、房地产等诸多行业。这些组织多数冠以“中国”“中华”“全国”等国字头字样,与境内合法登记的全国性社团名称雷同甚至一致。其中,“中国产品质量协会”等赫然在列。(3月26日人民日报)

  如果不是媒体披露,“中国质量协会”“中国产品质量协会”,“中国营养学会”“中国营养协会”……这些仅一到两字之差,高仿度、高保真且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社团组织,谁真谁假还真是难以一下分得清楚。而诸如像“中国产品质量协会”这种纯山寨冒牌货竟然招摇过市,长达10年之久。作为一名消费者,惊叹这些不法分子焦躁狂妄的同时,更期待对于这些山寨“李鬼”要进行严厉打击,监管“李逵”要更加强大,练就一身铜墙铁壁之技,让一切违法行为闻风丧胆、无机可乘。

  笔者查阅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该条例对社会团体的性质、登记、管理、职责、义务作出了具体规定,明确指出“社会团体不得从事营利性活动”。按理说,有这样一部齐备、完整的行业法规,倘若一切在制度、规定的范畴内运行,社会团体组织对于规范行业间管理、凝聚企业力量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是,事与愿违,一些山寨社团组织“挂羊头卖狗肉”,以所谓的权威、公正之名,与不良企事业联手,欺诈、坑蒙消费者;有的山寨社团根本就没有注册成立,借用某知名机构之名,摇身一变,招摇过市,以国家正规社团的名义,混淆视听,收受钱财。数据显示,此次被通报的203家社团中,九成以上具有“国字头”头衔。其中,名称中含有“中国”的社团169家、含有“中华”的社团18家,另有冠以“全国”之名的社团1家,累计占比逾92.61%。“改头换面、无中生有、同名仿冒”成为了这些山寨社团牟取非法利益,屡试不爽的概要技俩。

  俗话常说:“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严厉打出“山寨”社会团体组织,不仅是构筑公平、有序社会经济秩序的坚强之举,更是回应民众关切、保障民生权益的根本举措。对于山寨团体组织,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规范注册、管理等行为,对政府机构下确实存在的官方协会,要通过各种开工予以公开、宣传,让公众熟知,谨防“山寨”社团借 “钻空子”牟利;另一方面,部分企业要克服“占便宜”“贴金”心理,多在产品开发研发、产品质量、产品创新上下功夫,用质量赢得市场。此外,监管部门更要注重自身建设,加强责任心、种好责任田、练好真功夫,对违规行为,坚持露头就打,严管重罚,提升违规违法成本,让“山寨”社团不敢碰“红线”。

  稿源:荆楚网

  作者:吴俊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