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起,快递实名作为国家行业标准正式开始施行。根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快递安全生产操作规范》规定,寄包裹除必须出示本人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外,快递单也须实名,且需先通过快递员检查验视。昨日,记者探访9处快递点,只有2处快递点的快递员明确要求记者出示有效证件;多位快递员表示,普通物品寄送无需出示身份证件。(《新京报》6月3日)
快递实名制有其必要性。近年来,关于快递中危险品事故的报道频频出现。由于邮寄、快递渠道具有简便快捷、人货分离的特点,不法分子利用少数寄递企业安全管理不到位,规章制度不落实的漏洞,贩运枪支弹药、危险化学品、管制刀具、毒品等。在这样的背景下,以保障安全为出发点的快递实名制的出台就具备了很强的现实意义,受到快递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但是,关于实名制本身,人们也有所顾虑。因为目前国家还没有相关快递实名制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方面的规定,快递企业对个人信息保护也又没行之有效的举措。所以,公众有理由担忧大量个人信息的采集存在泄露与滥用的隐患。这种担忧,给快递实名制的落实带来困难。所以,所以想要大众真正接受快递实名制,必须要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消除泄露隐患。
保护个人信息,需要国家出台可操作性细则,加强监管。从去年11月1日至今,快递实名制已实行7个月,为效果不显,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有快递行业专家认为,目前快递实名制想要全面推行存在一定困难,主要是相关配套法律法规仍不完整,寄件人对出示身份信息的安全性仍存疑问,可以说快递实名制目前的对个人信息保护没有具体举措。最好的办法还是国家制定快递实名制操作的细则,引导建立一套严密规范的程序,在实名的同时而不“裸奔”,同时加强监管,做到全国一盘棋,不给可能存在信息泄露、滥用留下漏洞。
保护个人信息,需要地方改进信息采集手段,高效规范。应加快推行快递信息化登记系统,如有些地方已经在实践的APP或快递扫描器如“巴枪”等。据悉,“巴枪”能直接拍下寄件人的身份证件照片并上传至公安部门系统,而巴枪内的信息将被消除;有些地方甚至不需提供身份证,利用“快递到家”APP,寄件人寄件时只需扫描二维码便可完成实名寄递。
保护个人信息,需要企业自觉执行相关规定,重视责任。寄件人将个人信息交给快递企业,是建立在互信的原则上,快递企业也有责任保护寄件人的信息不被泄露,建设一套严格规范的流程,防止个人信息被泄露和滥用。这或许会增加企业成本,但每一个企业都要肩负社会责任,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一个负责任的企业,才能长远发展。
稿源:荆楚网
作者:刘本根
(作者:姬学涛)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