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汝州村干部跑邻村拦车收费,称为制止对方收费。汝州市纸坊镇车渠村村民反映,邻村苏楼村部分村干部竟跑到他们村村口拦路收取大货车费用,给该村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影响,群众意见很大。6月7日上午,记者致电涉事方苏楼村村主任赵杰,其回应称村里之所以在路口收费,主要的目的是阻止对方村民收费。(6月8日《大河报》)
村民私自设卡收费,属于违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河南省农村公路条例》都明确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农村公路上非法设卡、收费、罚款和拦截车辆。村干部带头违法不说,还竟然给自己披上了“制止对方收费”的外衣,确实很有才。可无论多么冠冕堂皇的借口,都是强词夺理,都改变不了违法收费的事实,当地交通等部门应该及时予以制止,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实际上,不管是所谓的“制止对方收费”的借口,还是另一方愤而向媒体举报,背后无非还是利益之争,并且争的是非法利益。两者都曾拦路收费,也都曾违法。类似拦路违法收费的现象并不鲜见,不少地方都出现过。问题在于,不同的村子为了攫取非法利益“黑吃黑”,都快打起来了,相关部门为何对此视而不见,未能依法予以处置?除了交通主管部门,还有其他一些部门或许也责无旁贷——如果属于乱收费,归发改委管;如果是车匪路霸,则归公安机关管。上述部门能否出来走两步?
时至今日,运输领域的乱象依然不少。有一种违法收费叫“制止对方收费”,令人哑然失笑的同时也感慨良多。表面上看,某些人抢的是车主的钱、司机的钱,其实这些成本最终还是要转嫁给社会、转嫁给消费者。有人说,降物价、保民生,应该先拿高运输成本开刀。窃以为,降低高运输成本,首先应该拿那些违法收费者开刀,拿监管不力的政府部门开刀,拿以罚代管甚至充当保护伞的执法部门开刀。
稿源:荆楚网
作者:乔志峰
(作者:刘展)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