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卫视《调查》记者卧底济南一家家政公司,参与了该公司“高级月嫂”培训班,通过卧底,记者发现,“高级月嫂”培训班实际是所谓的速成班,达不到标准学时,也未能发放国家统一证书等。(10月9日齐鲁网)
随着全面二胎的放开,今年迎来了生育高峰,很多家庭在迎接新生命的同时也开始发愁,孩子由谁来带?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离的远的或者身体不好的,没法帮忙,能帮忙的,又担心照顾不好。于是,月嫂变得越来越紧俏,尤其是“高级月嫂”、“金牌月嫂”。月嫂的专业性是雇主所看重的,然而,记者卧底调查结果和诸多实际新闻案例,让月嫂的专业性不得不受到质疑。
月嫂服务的对象一个是处于月子期间的产妇,一个是刚出生不久的婴儿,所以其专业性和娴熟度十分重要。如果技术好,大人和小孩的健康都能得到保障,反之则危害很大。为此,必须把好月嫂技能的专业关。当前,在服务机构无法完全保障月嫂专业性的前提下,就要求雇主必须炼就“火眼金睛”,正确识别。
要关注家政服务相关政策法规。2015年,国家标准委发布了《家政服务母婴生活护理服务质量规范》和《家政服务机构等级划分及评定》,对月嫂的准入条件做了详细的制定。雇主在雇佣月嫂之前,必须多关注并熟悉这些规定,从中知晓月嫂的等级划分,了解不同登记月嫂所需技能及证书类别等等,只有先做好准备工作,才能在雇佣月嫂时,多些判断依据和面试话题。
要关注月嫂服务过程。雇主除了查看月嫂的相关证书之外,也需要仔细判断月嫂的娴熟度,而这必须在试用期内进行。在试用期间,雇主应注意观察月嫂的服务过程,从中判断月嫂的技术能力和责任心与等级是否匹配,与所付工资价值是否对等,同时判断月嫂与大人婴儿之间的契合度,从而决定是否正式雇佣。
要关注产妇婴儿的身心状况。月嫂的技能好坏,最直观感受来源于被服务的产妇和婴儿。为此,雇主在判断月嫂工作是否专业上,必然要关注产妇与婴儿的身心状况,尤其是婴儿。虽然婴儿不会说话,但是和大人一样有情绪,雇主只要密切关注婴儿孩的身体状况和情绪变化,就能从中判断月嫂的服务水平。
当前,与月嫂需求火爆对应的,是月嫂供给情况的乱象,整治乱象需要多方协同合作,需要时间逐步开展。为此,在家政服务行业还未达到令人满意的规范程度之下,雇主必须炼就“火眼金睛”,仔细识别月嫂的专业性,如此才能保障大人小孩的身心健康。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李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