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东湖观点

侯文学:月嫂培训,监管不能缺位

发布时间:2017-03-16 09:13:30来源:SRC-13

  在北京市场,高级月嫂薪水上万乃至上两万是普遍现象,并且基本都“持证上岗”,然而花重金请来被当作“救命稻草”的高级月嫂甚至金牌月嫂,却往往名不副实。究其原因,就在于许多月嫂都是培训机构“速成”的,拿证如探囊取物,水分太大。(3月15日中国新闻网)

  这种情况,值得关注。

  一些月嫂培训机构的培训,往往十分松散随意,甚至是在“放水”:培训时间短。一名没有任何育儿经验的参训者,从培训到考试,短则5天7天、长则2周,就能拿下高级母婴护理师证,还可拿下营养师、催乳师等证;管理松散。培训期间,学员不用签到,没有实操,只要考试过关就可拿证;考试作假。有的在考试前就把试卷发到学员手中,让她们翻书、上网查答案。老师甚至会把整份卷子发到学员的手机上。一份规定用时90分钟的试卷,十几分钟就可全部搞定。

  注水的“高级月嫂”、“金牌月嫂”,无疑会令月子中的产妇及其家人苦不堪言。产妇顾女士花将近两万元雇请的“五星月嫂”,给9天大的孩子剪指甲时,竟然把手指头剪破。39岁的梁女士去年9月女儿出生,怀孕之初就以1.3万元价格预约了“高级月嫂”,结果月嫂不仅不会做月子餐,还整天打电话,为宝宝洗衣服、换尿布都是自己爱人做。换了一名级别更高的金牌月嫂,干了5天因家里有事儿就走人了,于是又与中介公司联系换了第三个同时持有“催奶师”证的月嫂。可当梁女士出现堵奶时,月嫂却束手无策,只好找来靠点谱的催乳师来按摩。有梁女士一样遭遇的产妇并不罕见,本来寄希望于月嫂在技能、人品以及日常生活中“靠得住”,但往往却不尽如人意。

  为什么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来考察月嫂,让服务更规范?这是不少人提出的疑问。实际上,2015年,国家标准委发布了《家政服务——母婴生活护理服务质量规范》 和《家政服务机构等级划分及评定》,对月嫂的准入条件做了详细的制定。北京市商委也编发了《家政服务行业标准规范汇编》,其中对母婴护理师文化水平、岗位分级、高级资质申请条件、考核等都做出了具体规定。这些标准虽然有,但都是“推荐性”而非“强制性”的,各家月嫂公司也只能以自定的标准来给月嫂分级和定价。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没有政府职能部门对月嫂中介、培训机构和从业人员实施有效监管,以至一旦发生纠纷,双方维权都很困难。

  要改变月嫂市场特别是月嫂培训乱像,提高月嫂准入门槛,制定强制性的培训、服务标准势在必行;同时,需要政府部门介入监管,并采取有力的监管措施,发现不合规情况督促整改,包括设立机构和月嫂乃至雇主的“黑名单”并联网,增加服务质量和价格透明度;此外,政府还可以协助构筑一个行业生态圈,引导足够的行业要素进入。比如,引导行业群策群力,搭建起真正“权威”不只追求盈利的培训平台,帮助愿意从事月嫂服务的女性学到真本事。甚至,可以通过产业政策,促使有热忱、有想法的网络资本加入行业竞争,等等。

  2016年,我国新生儿分娩数为1846万人,是2000年以来出生人口最高的年份,在京沪深杭等一线城市,动辄上万元的高薪月嫂,则几乎成了高龄产妇与90后产妇们的“标配”。这个近几年刚刚兴起的高端服务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光明前景。尽管目前服务质量不尽人意,但可以相信,在国家的重视和相关部门指导下,经过家政行业、培训机构和广大家政人员的努力,月嫂的含金量会越来越高,服务水平也会逐步得到提升。

  稿源:荆楚网

  作者:侯文学

(作者:侯文学  编辑:杨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