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东湖观点

易国祥:怀念吴建民是感知儒雅背后的锐利

发布时间:2017-06-27 09:05:01来源:湖北日报网

  中青报近日报道,离开一年后,外交家吴建民再次“走”到了人群的最中间。6月18日,在北京举行的“难忘吴大使”座谈会上,会场布置成半圆形,播放吴建民照片的显示屏,被一层又一层的人群团团围住。亲友们特意选了一张他笑得格外开心的照片作背景,侧着脸的吴建民笑眯眯地看着会场。一年后的回眸,我们眼前是一个更加丰满的吴建民。

  面对美国人关于贸易逆差的指责,他挥舞着美国的报纸,“你们自己报道,芭比娃娃20美元,中国人只拿35美分,议员这样还不高兴,我不知道他们怎样才高兴。”东欧巨变后,欧洲高官不屑地说:“不知道三个月后,你们这个国家还在不在。”他笑着回敬:“等着吧,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在日内瓦,他提醒身负入世谈判使命的龙永图要去见媒体,主动出击,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与道理。在香山论坛,他作为主持人,与中国军方代表罗援将军密切配合,及时有力地回击了外方在南海问题上的挑衅。面对欧美国家制造“中国威胁论”,他一板一眼地分析不理智情绪,再回过头来说服同样按捺不住跃跃欲试的同胞。

  他就是一年前在武汉因车祸不幸离世的吴建民先生。如果不是阴阳两隔之后的远观,普通人恐怕很难感知到他儒雅背后锐利的思想和眼光,很难欣赏到他做中外沟通桥梁在另一端的不易与精彩。

  大约是吴建民先生去世的前一年8月,他来到武汉比较偏僻的城区,在某中学师生讲堂上呼吁:“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谁举起战争的旗帜谁倒大霉,中国绝不能重蹈美国的覆辙。”当时就在现场的我,明显感觉到他的这个声音与在场的有些听众当时的爱国波段不在一个层面。尽管他耐心听取,循循善诱,仍然很难扭转一些人对那场著名辩论的倾向,向他投射的目光不乏“软骨病”色彩。

  看一个人,你离得远一点,会看得更全面;你离得太近,可能只看得见他的一面。一年后,当媒体全面梳理他在对外工作和交往中的立场、原则和方法的往事,就会获得对这位外交家一个立体的认识。对强势欧美的辎铢必较,对幸灾乐祸的从容自信,对重重阻力的主动出击,对无理挑衅的坚定反击,由此审视他奔走呼吁并身体力行的和平发展,是媚外还是忠诚,一目了然。他退休后马不停蹄地传经布道,开启民智,唤醒理性,其情应明,其心可鉴。

  吴建民先生曾不止一次地听过“档次不高的活动就别去了”的劝阻。他讲课最喜欢面对的是“学生”。当他看到年轻人和孩子们能够客观理性地看待和评价某些发达国家,他一整天脸上都挂着笑。他何以在一个普通城区中学师生的讲堂上那么认真和投入,那样呕心沥血,并非偶然,让我释然。他“爱祖国,爱人类”,他的冷静、睿智与坚持,但愿更多地融入我们这座充满激情和仗义的城市,滋润大国公民的情怀,以实现他在汉未能完成“如何走出国门”这最后一课的夙愿。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易国祥

(作者:  编辑:易国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