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岁。从此,世间再无霍金,时间永留简史。
作为现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和20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霍金苦难而又辉煌的一生为人类社会留下了诸多宝贵的财富,值得所有人敬仰。在全身瘫痪不能言语的情况下,霍金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理论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和普朗克创立的量子力学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是当之无愧的科学巨匠。
致敬霍金追求真理的执着。霍金因瘫痪被长期禁锢在轮椅上后,面对女记者提出的“命运让你失去了太多太多”的话题,他镇定自若地用手指在键盘上敲出这段话,“我没有悲哀,我却很庆幸,因为上帝虽然把我固定在一个轮椅上,却给了我足以想象世界万物,足以激发人生斗志的能力。其实,上帝对人都是很公平的。”就是这么一个对科学极端热爱,对真理孜孜不倦追求的人,在任何时候都不忘自己的初心,他绝大多数的科学成就都是在轮椅上完成的。可以说,霍金用强大的意志追求终极真理的灵魂。我们各行各业的工作者都应自觉向他看齐,秉承爱岗敬业精神,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追求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致敬霍金战胜病魔的勇气。命运对于霍金来说,真是残酷到了极点。21岁,正值青春年华的他本可向其他人一样自由自在地漫步在牛津大学的校园里,却因身患绝症而完全瘫痪,一个年轻的生命从此被禁锢在轮椅上。43岁,他又因肺炎手术被剥夺了说话的能力,数十年残酷的病痛折磨,命运无情地刻在了他已经严重畸形的身上。换作一般人,面对命运的残酷打击恐怕早就失去了生活的信心,更不用说还能鼓起勇气与病魔作斗争了。然而霍金却未轻言放弃,他以超强的勇气和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吹响迎战病魔的号角,事实证明,他不仅取得了胜利,还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生活中难免遇到病痛折磨,有的人选择投降放弃就此沉沦,终日郁郁寡欢最终潸然离世;有的人不服命运捉弄誓与死神掰手腕,以高昂的斗志面对病魔,守护了生命后半程的尊严,传为佳话。
致敬霍金乐观生活的态度。命运给霍金以不公,霍金却还命运以微笑。他曾说,“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身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无论命运有多坏,人总应有所作为,有生命就有希望”,如此真诚的话语,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生活强者的形象,即使是再大的打击,也无法破灭他坚强的意志和乐观向上的生活信念。反观现实生活,有的人遇到困难和挫折第一时间不是想方设法解决问题,而是自怨自艾,埋怨他人,抱怨环境,殊不知这样只会进一步迷失为生活的弱者;而有的人则满含希望,相信未来,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许多烦恼和困难自然而然也就迎刃而解了。如此看来,悲观使人颓废,乐观助人进步,生活决不会亏待精神上的强者。
霍金离开了我们,就像一颗星星陨落了,但他又没有离开我们,只是飞向了遥远的太空。他生于星辰,终究归于星辰。向一代科学巨匠霍金致敬!
稿源:荆楚网
作者:王齐龙
(作者:杨虹磊)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