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京城的一些商场里福袋机成为新一代“网红”。但是,在福袋机“30元赢大奖”的口号背后,其实却是套路满满:不仅抽到的礼物往往都是不知名的廉价商品,就连在一旁“热心指导”的“粉丝”都是厂家派出的工作人员。(11月25日《北京青年报》)
“福袋”源于日本,是日本的商家在新年前后,将多件商品装入布袋或纸盒中,进行搭配销售,这种袋子或者纸盒就称为“福袋”。福袋中的商品,是商家放在礼盒里面的,给玩家一种更多的神秘感和趣味性。福袋机,不经意间成为了年轻人群眼中的“网红”。
玩福袋,就是有碰运气的成分,即赌博的意思,参与一次30元。玩家可以抽到比较昂贵的物品,比如手机、iPad、拍立得、Dior口红、硬壳行李箱等,当然也会抽到价格低廉的商品。然而,记者暗访发现,所有参与福袋的玩家,从中抽到的商品无一例外地都是廉价的、小品牌的或者不知名的商品,根本不值30元。不但如此,福袋机旁边居然有厂家的工作人员充当“网红”福袋的粉丝,蛊惑消费者参与福袋抽奖。
玩游戏中大奖,福袋机上明明标着福袋中有昂贵的礼品,但实际并没有宣传中的手机、iPad、拍立得、Dior口红、硬壳行李箱等,而都是质量差、实际价格不高的商品,这就是欺骗消费者。其次,工作人员假冒“粉丝”,诱惑消费者参与,这也不符合规范。再者,套路满满的福袋游戏,是一种变相赌博,应当受到严格的管理和规范。
福袋游戏看似很公平,没有不强迫,抽到什么样的礼品全凭运气。其实,玩家抽不到物有所值的礼品,福袋成为商家处理库存积压商品的销售渠道,占不到任何便宜,它就是一个骗局。不过,因为隐蔽性强,玩家的损失不大,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受骗。福袋机在销售宣传时,被包装成低成本创业项目,简直就是一台永不停歇的印钞机,这赤裸裸地表明福袋机的欺骗性。
虽然福袋机有赌博的成分,但它不像老虎机、赌博机那样,能受到公安部门的管理。福袋机谁到可以投资,没有什么管理和审核环节,可以自由地进入医院、超市、火车站、电影院等场所。另外,福袋机成为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渠道,虽然量不大,但也应受到惩处。在笔者看来,福袋机成骗人机,零门槛、零审核是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应当首先确定谁是福袋机的管理者、投资人,他们应当到工商部门备案,取得经营资格。其次。医院、超市、火车站、电影院等场所管理者,要对进入的福袋机进行资格审核,不具备资格,不给其开绿灯。
玩家像抽奖那样碰运气,但永远都不会碰到好运气;福袋机无人监管,投资者永远都是稳赚不赔的好运气,这样的骗人机理当受到惩罚。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希望职能部门站出来,对福袋机进行审核,履行监管职责,保障消费者权益。
稿源:荆楚网
作者:黄齐超
(作者:杨虹磊)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