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出席会议。(12月21日新华社)
国富则民安,民富则国强。经济是社会民生保障的基础,是国家发展动力的源泉。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要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就必须坚定不移走好经济发展的“长征路”。
在变局中求“稳”。回望世界经济发展史,“变化”是亘古未变的主题词,它就像一场马拉松,落后与领先都只是暂时。改革开放以来,面对窘境,我们不言放弃,埋头苦干、稳步向前,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我们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迈出沉稳的步伐,在全球经济总体下行的背景下,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可见,“行稳方能致远”。当下,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在如此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要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在“变局”中求稳,才能保障经济发展总体平稳、稳中向好。
在压力下求“进”。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近年来,国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瞬息万变,国内改革发展任务艰巨、使命重大,“中国经济将‘硬着陆’”的声音不绝于耳,面对诸多困难的围追堵截,全国人民一道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迎难而上,交出一份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成绩单,朝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新的步伐,压力下求“进”的态势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的经济经历了5000多年的艰难困苦,依旧在这儿!面向未来,将永远在这儿!”如今,中国经济面临各种困难“围猎”,在这些艰难险阻面前要保障中国经济屹立不倒,就必须负重前行,爬坡过坎,在压力下求“进”,才能让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马拉松上继续领跑。
在动能上求“新”。不日新者,必日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增长的动力,只能从改革中来,从调整中来,从创新中来。近年来,我国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一系列支持鼓励创新举措接连推出,“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以“腾笼换鸟”的思维推动企业转型,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值不断增加,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发展壮大。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实现新常态下有新发展,就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以新动能适应新常态,推动新发展。只有在动能上求“新”,才能推动经济发展由资源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势头正在分化,面对新的困难和挑战,风险与机遇并存,唯有谨小慎微,走好经济发展的“长征路”,才能推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稿源:荆楚网
作者:吴进
(作者: 编辑:杨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