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载,央视《对话》栏目编导指责雪灾中受到农民刘吉桂救助的人们拒绝接受央视邀请去参加节目,而央视编导本想让他们出现在现场,好给刘吉桂一个惊喜的。这位编导指责受到救助的人们“不懂感恩”。(见2008年4月2日《楚天金报》)
受到救助的人非要到央视参加节目,才算懂得感恩。这无论怎么说都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懂得感恩与到不到央视参加节目没有必然的联系,不到央视参加节目,并不能说你不懂得感恩;相反,到央视参加节目,并不能说你就懂得了感恩。也就是说,是否懂得感恩,与到不到央视参加节目无关。
也许这位编导认为,别人救助了你,你就得懂得感恩,并且要把这种感恩天天挂在嘴上,天天落实到行动中。如果有哪一天不这样,如果有哪一件事不这样,那就证明你“不懂感恩”。其出发点肯定是好的,但真实的感恩,是常怀感恩之心,将自己的回报传递给救助者及其同样需要救助的人和社会。而这种感恩并不是要求被救助者天天挂在嘴上,天天想着怎么去报答,而只要体现在一件或几件具体的事例中就可以了;这种感恩并不是要求被救助者天天跑到救助者家里泪流满面,跪地磕头,千恩万谢,才算懂得了感恩,而只要将刘大哥的传统美德发扬传承下去,就可以了。否则,把感恩天天挂在嘴上,甚至在公开场所去“忏悔”,去“低头认罪”。这不仅是对被救助者人格的侮辱、心灵的蹂躏,而且是将刘大哥救人的行为抹黑成一种投资交易,要求被救助者必须回报救助者。这实质上是有意打着道德的大旗来棒杀他人。
还是说这44位被救助者,他们不去央视参加节目,肯定是有他们的理由的。首先,他们曾经于正月十五这天专程到刘大哥家拜年了,并在言语上和物质上对刘大哥表示了感谢。其次,他们曾经到湖南卫视参加过节目,进行了现场直播,大家团聚在一起,给刘大哥敬过酒,表达了感恩。第三,这44位被救助者来自不同层次、不同行业的人,他们是一个个普普通通的常人,每天需要工作与生活,哪里有时间和精力天天去应付这个媒体那个媒体?正如其中一位说:“今天你们央视做节目我们得去,明天凤凰卫视做节目呢?后天BBC做节目呢?我们是不是都要去?我们还要不要工作?要不要生活?”何况,全国的电视台、广播电台、报刊有数千家,他们即使每天参加节目也忙不过来呀?
这位编导说被救助者不到央视参加节目,就“不懂感恩”。说穿了,就是把自己看得高高在上,什么都要以自己为中心。以为别人不来参加节目,就是不给自己面子,于是便报复性地抵毁别人“不懂感恩”。殊不知,央视是人民群众的央视,央视离开了人民群众,还有什么生存的价值?殊不知,感恩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没有必要天天挂在嘴上去“作秀”,更没有必要非要到央视去“露相”。
稿源:荆楚网 作者:玫昆仑
相关评论:央视编导海洋,做人不能太CNN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