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莎莱去世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战地百灵”莎莱谈延安往事:有理想最快乐(图)
发布时间:2014-02-18 18:42:50来源:荆楚网进入电子报

  楚天金报讯□文/本报记者任宝华图/本报记者曹大鹏

  【人物简介】

  莎莱,原名李如琳,著名音乐家,武汉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原武汉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1923年11月出生,1936年参加革命,1938年赴革命圣地延安,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汉口永清路的一栋公寓里,已经90岁高龄的著名音乐家莎莱,满头银丝却精神矍铄。出于一个音乐人的习惯,她一直关注着最近的青歌赛,“他们的演唱,不能笼统说好还是不好,但听来听去,总不像我们当年那样荡气回肠。”当记忆拉回到那段热血奔涌的延安岁月,这位曾被称为“战地百灵”的音乐家,眼神中满溢着激动。

  有理想就是最快乐的

  1936年参加革命工作时,莎莱才12岁半。16岁那年,莎莱历经艰险到了延安,“去延安的路上并不平坦,日本飞机的炸弹、机关枪扫射,可是不长眼睛的。我们是踏着敌人的炮火,辗转数省才到达了目的地。”因为国民党的封锁,延安军民当时的日子不好过。莎莱回忆道:“那时候是有什么就吃什么。有一阵没有别的,就只有蒜和辣椒,有一阵我们吃的是黑豆芽和萝卜条,这算得上是最美味的食品了。”寒冷的大西北,穿不暖也是一大现实难题,“很多人的衣服破得不能再缝了,就穿一件空心棉袄,外面再系一个麻绳,冻得腰都直不起来,但是大家都熬过来了。”“那是最艰苦的岁月,又是最快乐的城市。因为我们从五湖四海到了延安,就是为一个目标,那就是革命。只要你有理想,为理想而奋斗,你永远是快乐的。”

  唱不尽《黄河大合唱》

  结缘音乐,对莎莱而言也是一次美丽的意外,“组织上要培养我,让我到了中央党校,起初我并没有想搞文艺工作,后来因为党校跟鲁艺搞了一次联欢,他们认为我是一个搞文艺的苗子,就把我给选拔出来了。”1939年,莎莱调至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师承冼星海等大师,鲁艺首演《黄河大合唱》时,莎莱担任《黄河怨》女高音独唱。

  回想起这曲经典之作的诞生过程,作为见证者的莎莱依旧历历在目,“那个时候,星海老师看见了光未然老师写的长诗,他兴奋极了,一手夺过来,说保证能写好曲子。”

  在《黄河大合唱》首演排练时,冼星海无意间听到莎莱的练声,便决定由她领唱。莎莱说:“我们演唱的时候,毛主席双手举过头顶鼓掌,我们从台上开心得跳下来,毛主席摸着我的头说‘小鬼,唱得好咧’。这些记忆,我永远都忘不了!”

  笔耕不辍创作70年

  1942年5月,莎莱和众师生们一起现场聆听了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当时毛主席说:“你不深入生活,就找不到创作的源泉。文艺要为人民大众服务,特别是要为工农兵服务。要放下你们的臭架子,虚心地学习,像院子里的大榕树一样,把根深深地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

  这一番讲话,也点亮了莎莱心中的灯塔。之后,为了向更多的人宣传生产自救,莎莱和诗人骆文一起,创作了《纺棉花》。在过去的70余年间,莎莱为癌症患者写歌,鼓舞他们生存的勇气;她为劳教学生的孩子创作,点亮他们人生的希望……直到现在,她都没放下过手中创作的笔。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