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访谈之二十六:把科研论文写在希望的田野上_荆楚网
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全媒体访谈之二十六:把科研论文写在希望的田野上

发布时间:2018-08-17 07:21:59来源:湖北日报

图为:受邀嘉宾刘晓洪(左二)、张俊飚(右二)、冯鹏(右一)接受记者访谈。(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铼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孟静

访谈嘉宾

省农科院党委书记 刘晓洪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张俊飚襄阳市农科院院长 冯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核心关键还要靠科技创新,靠科技进步。科技创新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发挥科技创新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支撑作用是党中央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的必然要求。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省如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保障农业科技成果有效供给,支撑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奋力谱写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近日,湖北日报举办第26场“新时代湖北讲习所”全媒体访谈节目,邀请省农科院负责人、专家、基层农业科技工作者就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摘要

●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要立足我国国情,遵循农业科技规律,加快创新步伐,努力抢占世界农业科技竞争制高点,牢牢掌握我国农业科技发展主动权,为我国由农业大国走向农业强国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我们着力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基地形成系统布局,在科技计划管理、成果转化、评价奖励等方面大胆改革,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显著增强,科技创新人才加速集聚成长。

●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要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

搭建科研大平台 让“两个轮子”一起转

记者: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湖北是农业大省,又是科教大省,如何发挥湖北自身比较优势,找准结合点着力点,打造科研创新大平台?

刘晓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改革只在一个环节或几个环节搞是不够的,必须全面部署,并坚定不移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要协同发挥作用,两个轮子一起转。”

湖北科技创新资源和人才资源丰富。但是,我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强,科技创新活动中存在分散、封闭、重复等现象。2006年,省委、省政府强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依托湖北省农科院成立了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搭建起全省农业科研协同创新大平台。

龙头企业终将成为科技创新主体,这是方向,必须坚定培育龙头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2015年,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成立,打造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升级版”。其中农业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占三分之二,初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业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作用。同一年,湖北省农业科学院联合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成立了湘鄂赣农业科技创新联盟,这也是全国第一个区域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两个联盟的成立和运转得到了农业部、科技部的肯定。

通过机制创新,构建起产学研紧密结合、上中下游有机衔接的协同创新机制,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使我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十五”期间的49%,跃升到2017年的57.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作出了突出贡献。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和省农业科创联盟为平台,全面提升全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地支撑引领湖北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冯鹏:襄阳是湖北省农业大市、百亿斤粮食大市,连续6年粮食产量稳定在百亿斤以上,每年生产的粮食能供全国人民足足吃一个星期!襄阳粮食产能的稳定,主要得益于国家和省各级科研平台的支撑,得益于一大批院士专家依托平台服务襄阳、支持襄阳的结果。

我们通过融入平台、引进平台、构建平台,依托创新平台的人才优势、信息优势、资源优势、资金优势,重点围绕粮食提质增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色经济产业发展等开展重大科技攻关。近两年来,我们共开展重大科研攻关28项,育成粮食作物新品种3个,制定有机生产技术规程15项,为巩固襄阳百亿斤粮食产能,指导有机谷建设,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推动成果有效转化 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记者:多年来,我省多项农业科技成果获得国家和省级科学技术奖励。农业科技成果最终要为农业农村发展服务,如何有效推进农业科技服务及成果转化,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我省有哪些重要举措?

张俊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有一个过程。如果转化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衔接不紧,必然影响转化效能,会降低第一生产力作用水平的发挥程度,从而减弱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作用效果。

省委、省政府首次颁发“湖北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著名的油菜专家傅廷栋院士斩获殊荣,此后的历次授奖中,朱英国、陈焕春和邓秀新等院士登上领奖台,这既是对农业科技的高度重视,也是对农业科技工作者科技成果及其贡献的最大认可。

湖北拥有庞大的农业科技队伍,但成果转化情况并不理想。在科技推动经济发展的效果上,2017年我省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0.2个百分点,比江苏省则低了8.5个百分点。这就迫切需要使科技创新链与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充分耦合,从而使农业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有效发挥,最终形成对湖北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力推动。

刘晓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

但现实中,推进科技成果有效转化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具挑战性、创新性的命题,我省目前需要在四个方面强力推进:

一是强化产学研合作,使科技与经济顺畅结合。要面向经济、面向产业、面向市场开展科技创新,加快构建和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和科技成果转化体系,让科技与经济结合成为一种自觉行动。

二是深化农业科技机制改革,营造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环境。务实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湖北省“黄金十条”的落实落地,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着力提升成果转化和技术下沉服务能力。

三是突出智力、技能帮扶,建设一批高标准农业示范基地。通过技能培训和科技服务,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和不走的乡村带头人,提升农村“头雁”的能力素质。

四是务实推进农业科技“五个一”行动。农业科技研百项、联百企、进千村、帮万户、育千人等“五个一”行动,创建了覆盖上中下游的“一条龙”农业科研组织模式和全链式科技服务新模式,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写进了省委1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

全省以“五个一”为抓手,实现了农科教大结合、产学研大协作、产技创大联盟,打通了科技和经济转移转化的通道。

冯鹏:襄阳市主要通过三种途径,让科技成果惠企惠民。

直接转让科技成果。近年来,襄阳农科院已转让成果及技术9项,其中,小麦品种“襄麦25”的转让,使转化企业从一家年产值不足百万元的创新型小微企业,发展成为年产值过亿元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企业。

科技要素合作转化。推动科研单位和企业深度融合,联合打造研发平台,协同开展定向育种、技术攻关、产品研发,从科技成果的前端入手,提高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目前,襄阳农科院合作企业达到20多家,取得了一批试验性成果,解决了一批企业的技术需求难题。

与基层推广体系衔接熟化。与各县市区农业推广部门通力协作,建立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50多个,加速成果的推广。如“花生起垄栽培技术”,已带动襄州近10万亩花生增产增收。

“硬件”“软件”综合发力 科技创新驱动乡村振兴

记者: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时,对切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明确要求。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科技创新驱动。去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5%,农业科技占比过半,超过土地、资本等其他要素投入贡献。如何理解科技创新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和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刘晓洪: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已经由依靠传统要素投入为标志的粗放型增长向依靠科技进步为支撑的集约型增长转变,标志着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已经到了依靠科技创新引领的新阶段。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着农产品供需结构失衡、农业质量效益不高、资源环境与生态约束趋紧、乡村治理碎片化、农民增收后劲不足等诸多困境和挑战,只有依靠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发展新优势,才能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体表现为“四个迫切”:

一是科技创新驱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迫切。随着我国城乡居民对农产品消费多样化个性化高级化需求不断提高,部分农产品供给结构性失衡的矛盾凸显。要以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为导向,协同农业科技力量联合攻关,着力破解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

二是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兴旺要求迫切。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中还存在着产业链延伸有限、价值链提升不充分、产业融合不够等问题。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所在,要优化科技资源在种养加以及资源环境等各环节的合理配置,促进科技与生产、产业紧密结合,提升产业融合发展水平。

三是科技创新破解资源环境约束需求迫切。我国农业资源环境正遭受外源性污染和内源性污染的双重压力,要开展节本增效、质量安全、绿色环保等方面的绿色关键技术创新,确保乡村振兴走“绿色发展”之路。

四是科技创新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需求迫切。必须紧紧围绕促进农民增收目标,聚焦农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需求,加强产业关键技术研发集成和推广应用,提升产业竞争力。尤其要发挥好科技创新对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的带动和引领作用,促进贫困农户脱贫致富。

张俊飚: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多地体现为在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投入并运用更多的现代要素,推动并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现代要素的基本特征就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且能够表征为各类科技知识及其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供应品种日益丰富、供给数量不断增加、产品品质不断改善主要得益于农业科技,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农村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面对我国农业资源极度短缺和在工业化与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不断被大量挤占,只有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通过科学技术对土地、水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要素替代,才能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乡村要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五个振兴”,离不开现代化的物质装备及要素条件支撑和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科技手段运用,即科技“硬件”与“软件”的综合发力。唯有依靠科技创新,才能不断释放乃至放大所投入的现代科技知识与现代物质要素的效能,最大程度地提升投入效果,让乡村振兴目标得以顺利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从而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创新人才制度 给科研人才“松绑”

记者: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目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的现象仍然严重。怎么看待这一现象?如何让农业科研团队永葆创新活力,让人才队伍快速成长?

张俊飚:“人才是第一资源”。通过人才驱动,释放人的潜能,从而使创新驱动战略落到实处。要释放人才潜能,就必须确立科学合理的人才政策,体现为人才的发展政策和激励政策。这种激励政策就是“指挥棒”,是对人才的评价指标。

目前,判断农业科技人员水平高低的更多的是职称,而职称评定又更多的是论文导向,由此也就形成了论文发表越多,越容易获得职称,而职称越高则收入越高、社会地位越好的晋升轨迹。

但农业发展需要更多的现实生产力,只关注知识成果产出而忽视转化应用,必然降低了科技对产业发展的实际贡献力,形成了经济和科技的“两张皮”。这就需要在人才评价导向上,进一步完善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采取分类评价的办法,让处于不同创新环节上的科技人员都能够获得必要的社会认可和价值认同。

刘晓洪: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名目繁多的评审评价让科技工作者应接不暇,人才‘帽子’满天飞,人才管理制度还不适应科技创新要求、不符合科技创新规律。”

简单地将人才“帽子”作为评才引才用才的主要依据,极易产生“帽子戴上,赢家通吃”的后果,使人才供给和需求错配、人才结构失衡,不利于科技人员潜心研究和创新。名目繁多的评审评价,不仅让科技人员应接不暇,还会造成学术资源垄断化、片面化、碎片化。一些从事应用研究、成果转化的应用型人才很难在评价体系中“对号入座”,创新积极性受到影响。为更好发挥人才评价的“指挥棒”作用,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我省出台了《关于深化人才引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要求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帽子”改革,要改变人才评价体系,进行创新能力、实际贡献等多元化考量,激发人才创新创造的活力。完善职称评价机制,丰富职称评价方式,建立优秀人才职称申报绿色通道,不将论文作为应用型人才评审的限制性条件。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与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合作中服务收益捆绑新模式,让科技人员在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中有获得感。同时,绩效薪酬制度要体现效率优先、优绩优酬,调动科技人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一懂两爱”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三农”工作队伍的殷切期望,也是对“三农”工作队伍的基本要求。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落实“育千人”计划,大力培育“接天线”的创新型人才、“接地气”的应用型人才、“连市场”的创业型人才和“带不走”的乡村专业人才、乡村工匠。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提升人才厚度;加强人才培养力度,提升人才质量;开展应用型、创业型农业科技精英专项培训,合理使用人才。

冯鹏:进入新时代,襄阳市委、市政府继承惜才爱才引才、招贤纳士的传统,制订了综合性的“隆中人才支持计划”,从政府奖励、创业资助、项目支持、经费扶持、生活保障等各个方面给予激励,下好人才棋。襄阳市农科院作为襄阳唯一的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是襄阳农业人才的聚集地。我们积极细化措施,用活用足优惠政策,激励科研人员创新。

目前,我们采取成果激励、荣誉激励、绩效工资分配、成果转化奖励等方式多渠道激励。今年,我院小麦新品种襄麦D31实现了成果转化,收益的70%共38.5万元奖励给了团队。关键岗位锤炼,大胆启用和培养青年科技人员,打破论资排辈。科研经费倾斜,把项目经费向优秀创新团队倾斜,增加科研团队自主支配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