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2018河南网络行

全国融媒体看渑池咋做到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民、村集体经济破零

发布时间:2018-10-17 21:18:39来源:东方今报·猛犸新闻

▼▼▼

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民 村集体经济“破零”的渑池模式

“手中没把米,唤鸡都不理”。一直以来,农村集体经济的薄弱,成为影响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的一大瓶颈,凝聚力、战斗力匮乏,为群众办事难、脱贫解困落实难、干群合力凝聚难。

如何加快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摘掉这一“空壳帽”,筹来为村民办事的“钱”和“米”?对此,地处豫西的渑池县以脱贫攻坚为契机,多措并举,致力于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破零”,以期通过两年的努力,全面消灭空壳村。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李亚林 萌友 邓志伟 王昱立/文 记者 张欢欢/图

从大事小情“张嘴要钱”,到村级集体经济年入 30

渑池县张村镇,地处县城西部,辖13个行政村,面积52平方公里,人口2万余人,西部山区有煤、铝矾土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随着环保力度加大和资源的过度开采,持续发展面临诸多困局。

该镇东部土地基本平整、土层深厚,发展现代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但由于传统的小农意识禁锢着人们思想,仅靠种几亩粮食维持生计,成了制约张村镇经济发展的“瓶颈”。 村里没有集体收入,大事小情都要向镇里张嘴要钱,而张村镇党委政府每年也没少向村里投入,但都是应急之需,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只有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做大产业支撑,解决好村集体有钱办事的问题,才能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基础。”经过反复讨论和思索后,该镇党员干部统一了认识。

在渑池县提出“双椒一药”战略的契机下,张村镇党委政府在带领村组干部到安徽亳州、山东临沂等地多次考察、论证之后,决定依托丹参这一渑池地理标志品牌,发挥土层深厚、地块平整的优势,大力发展丹参种植。

为此,该镇先后3次召开专题会议,对推广种植丹参进行安排部署,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提出经过3年左右的努力,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大幅度提高,力争使全镇13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年纯收入达到30万元以上。

(三化沟村流转土地30多亩,建成高标准大棚16个)

具体行动上,该镇党委政府拿出资金,每亩补贴2000至2500元,要求各村级组织流转土地100至200亩,由党支部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丹参种植。

“以前,村没有集体收入,单靠转移支付维持基本运转。村党支部和村干部说话缺乏号召力,想办点实事都要镇里支持,现在,我们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局面。”该镇负责人说。

“多点开花”,集体资产活了村民腰包鼓了

发展新型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各村都在一个起跑线上。“镇里出钱,再不把事干成,就要让群众戳脊梁骨了。”由此,张村镇各个村党支部加紧部署、积极行动,全镇13个村选项目、上项目的比赛如火如荼地开始了。

漏泉村是一个省级贫困村。该村党支部、驻村工作队抢抓镇政府大力发展丹参的有利时机,党支部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先期流转土地153亩,用于培育丹参苗,组织党员干部外出学习育苗技术,安排贫困群众到育苗基地务工。

(张村镇漏泉村党支部、驻村工作队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抢抓镇政府大力发展丹参的有利时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目前,亩均育苗20万至25万株,按当前市场行情,每株6至8分钱,幼苗全部售出后,每亩毛收入可达1.2万元,扣除土地租赁、化肥农资以及贫困户分红等费用,村集体收入可达60万元;该村还集中连片种植丹参350亩,带动群众、贫困户种植丹参850亩,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高桥村是生态移民村,也是省级贫困村,土地面积少,发展农业生产缺乏先天优势。去年,该村依托村边的杜家水库,在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成立了高桥麻鸭养殖专业合作社,建成了万只麻鸭养殖场,在经营上采取承包的方式,每年收取租金26万元,今年已为贫困户每人分红500元。目前,经营形势良好,日均产蛋七八千枚,不仅50余名贫困群众得到实惠,村集体也可获得稳定收益;该村还建成蔬菜大棚11个,主要用于种植小米椒,市场前景良好。

三化沟村土地少,就集约使用,流转土地30多亩,建成高标准大棚16个,10个大棚种下羊肚菌,长势良好,未长成的菌子已被新疆客商预定;另有6个大棚的西瓜和五彩西红柿,年收益可达20万元。

而丹参种植作为张村镇政府着力打造的主导产业,更担当了增收主力的角色。目前,全镇共落实种植面积5200余亩,带动群众种植1700亩,贫困户种植1100余亩,全镇仅丹参一项,群众年收入就增加4000余万元。该镇每村种植丹参都在百亩以上,每年每村集体可增加收入30万元,实现产业发展和集体经济破零的双赢。

变“输血”为“造血”

谋篇布局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秋收之后,农闲人不闲。这段时间,渑池县洪阳镇石盆村的几十户村民正忙着手中的“活计”——草编酒瓶。在院子外,75岁的秦志敏老人等灵巧地在酒瓶上编织着造型,他告诉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自己和老伴一天能编7个草编酒瓶,一个14元钱,邻里乡亲坐在一块唠嗑中就挣得了收入。

(洪阳镇石盆村的村民正忙着手中的“活计”——草编酒瓶)

这是石盆村集体经济的一个项目,去年10月份,该村建起了一个总投资39.05万元的草编就业扶贫车间,同时,还建成一个钢结构、占地130平方米的培训车间,目前已全部投入使用。“可以吸纳100多人参与草编酒瓶的加工、广告灯笼的加工,目前草编加工已安排了30多人就业,人均月收入1500元左右,直接带动贫困户17人脱贫致富。”驻村第一书记张明华说。

除了草编加工项目,石盆村发展村集体经济还涉及青储玉米种植、艾草种植、广告灯笼加工等,该村通过全力抓好基层党建、脱贫攻坚系列工作,壮大村集体经济,以期将这一省级贫困村打造成产业有特色、村庄有亮点、脱贫有保障的示范村。

这些鲜活生动的事例,是渑池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一个“缩影”。变“政府输血”为“自主造血”,在村集体收获发展的“第一桶金”后,再将收益用于扩大再生产进行滚动发展实现公共积累,从而实现农村产业发展和集体经济“破零”的共赢。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按照渑池县张村镇中药材产业的发展规划,今年该镇将建成千亩育苗基地,全镇种植丹参1万亩,建成丹参初加工项目,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2020年力争通过全国中药材特色小镇审批,实现产值超亿元,形成成熟产业体系。

今年,渑池县确定20个县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村,每村提供不低于20万元的扶持资金,各乡镇同时确定不低于30%的村作为试点,重点扶持,发展集体经济。“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在这一发展模式下,渑池县结合自身实际,正在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形式和运行机制。

▼▼▼

荒山变身“花果山” 小花椒成就渑池乡村振兴大产业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战略。乡村振兴的前提是脱贫,要从根本上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从而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农村强不强,就看领头羊”。渑池县委书记杨跃民认为,党员服务群众,要体现在行动中,平常时刻看得出来,关键时刻冲得上去。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李亚林 萌友 邓志伟 王昱立 王一博/文 记者 张欢欢/图

昔日荒山秃岭 如今瓜果飘香

在渑池县洪阳镇柳庄村村民张红勤的记忆中,5年前的柳庄还是一个荒山秃岭、交通闭塞的贫困山村,“眼前乱石滩,四周是荒山;一条羊肠道,通往山外边;每逢雨季来,心惊又胆战;姑娘往外嫁,小伙娶妻难,十里八乡成笑谈。”

而今年的中秋、国庆期间,柳庄村日均接待游客量4万多人。园区的7D玻璃吊桥,更是游人如织,远眺峰峦叠嶂,群山环抱,俯瞰小溪蜿蜒,鹅戏绿波,一派田园风光。

坡上梯田如链,柿红如火,果树葱郁,整洁平坦的公路直通进村,畛河倒映着青山,一旁的蔬菜大棚孕育着生机……宛如一幅景色宜人的乡村风景画。

(洪阳镇柳庄村,远眺峰峦叠嶂一派田园风光。)

10月8日,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公示2018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共有150个村落获得推介,柳庄村榜上有名。提及这一变化,柳庄村村民念叨最多的是村党支部书记武安伟。身为股份制企业负责人,在外打拼20多年的武安伟虽有了财富积累,但家乡的贫困状况一直是他的心结,武安伟决心改变家乡面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2012年,武安伟毅然回乡参加竞选,当地群众几乎全票推选他为柳庄村新一届村委会主任。

乡亲们的信任和期盼,让武安伟更加坚定了决心。他拿出近30万元,一次性为全村群众缴纳了三年的合作医疗保险,并对全村群众许下诺言:“三年内坚决改变柳庄的落后面貌,我说到做到!”

2013年以来,在村支部书记武安伟的带领下,先后投资一个多亿,将荒滩河道变成了碧波荡漾、河柳垂堤的豫西水乡,把杂草丛生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瓜果飘香的花果山,把交通闭塞的贫困山村,建设成了生产生活、文化娱乐设施完备的花园式社区。

此外,通过因地制宜发展项目和休闲观光农业,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村民变股民年终有分红,柳庄村村民人均年收入由过去的2600元增至8000元,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穷山村变成了风景如画的宜居、宜游、宜业的美丽乡村,成为河南省首批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国家级“自然生态文化村”。

中原花椒第一村的“产业致富经”

刚刚过去的花椒收获季,让渑池县坡头乡不召寨村村民享受了丰收的喜悦,近段时间,村里正组织人忙着修缮花椒交易市场,为来年的花椒销售搭建更为便利的平台。

65岁的史明理老人告诉记者,自己家种植了7亩左右的花椒,一年下来净收入6万多元,相比以前看天种庄稼,家里穷得叮当响,而今收入有了大幅提升,加上孩子在县城务工的收入,现在过得有滋有味。

通过种花椒脱贫致富,这个在几年前刚提出来的想法,当时不为村民所接受。不召寨村党支部书记史明朝是个爱钻研的人,他反复研究不召寨村的土壤、地势、气候等特点后,决定和村委成员引进花椒种植。

(坡头乡不召寨村党支部书记史明朝带头种植花椒,并把自己学到的种植管理技术全部传授给大家。)

2002年,史明朝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率先种上12.8亩花椒树,不断鼓励、动员其他党员干部种植花椒树,并把自己学到的种植管理技术全部传授给大家。花椒种植效益在2008年逐渐明显,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找上门来。他带领村干部到陕西韩城专门学习种植技术,多次邀请省农科院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等到村实地指导,并且实行选苗、技术、管护、销售统一管理,花椒很快取得大丰收,亩产收入达到8000元,椒农户均增收5000多元。

2013年不召寨村花椒种植面积达600亩,2016年初又发展到2300余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70%,椒农亩收入最高达到1.3万元。来自郑州甚至山西、河北、四川等地的客商越来越多,不召寨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原花椒第一村”。

越来越多的人来不召寨求取“致富经”,面对络绎不绝的拜访者,史明朝毫无保留地向大家传授花椒种植、烘干、销售等经验,耐心地答疑释惑,并把自己编写印制的1万多册通俗易懂的《花椒栽培技术要点》送给本村贫困户和来学习参观的人。

2014年以来,史明朝组织申报各项建设和改建项目,建设仓储加工场所200平方米,硬化晾晒场3000平方米,铺设滴灌管道,并多方筹措资金修建水泥路面6公里。他还到县水利局多次申报,修建吃水井2个、水塔1个,铺设管道8000余米,彻底解决不召寨村吃水难的历史问题。

今年,不召寨村投入300万元,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村里电子阅览室、图书阅览室、电教室、篮球场等设施一应俱全。如今的不召寨村,干净整洁,农家小院绿树掩映,休闲娱乐设施齐全,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村民安居乐业。

从贫困村到明星村

乡风文明润民心

“美丽中涧 富民兴村”,走进渑池县仰韶镇中涧村,整洁的道路两旁,处处可见文明宣传标语,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生态环保、文明卫生、村规民约……每块展板都规范醒目,中涧村广场、家风馆、村史馆、文化娱乐中心等场馆建设一应俱全,内涵丰富。

(仰韶镇中涧村村里通过辣椒、花椒种植等产业发展,带动了群众脱贫致富)

中涧村位置偏僻,四面环山,小村仅有一条与外部世界联系的通道。当地自然资源的匮乏造成了村民生活的困难。随之,青壮劳动力纷纷选择外出务工,村里日渐荒凉。村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何让村民摆脱贫困,成了他们心头一块驱不走的愁云。

随着村里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各级“百村示范千村提升”工程文件精神,积极参与各类学习培训,村党支部凝聚力逐渐增强,党员干部见识广了,思路宽了,发展有望了。

“村里通过花椒种植等产业发展,带动了群众脱贫致富,以前村容村貌落后,改善起来资金难筹措,我们就一项项克服困难,基础设施建好了,移风易俗抓好了,乡风文明得到明显改观,群众安居乐业,就有了齐心发展的劲头儿。”中涧村党支部书记邹中生表示。

如今的中涧村,家家都有花椒园。村支部把集体土地盘活,改造林地150亩,规模化种植大红袍花椒、辣椒、连翘等,不但村集体有了年收入承包租赁费10万多元,村民和贫困户也实现了在家门口务工的愿望。

村集体有了钱,服务群众更方便。村里每年出资1万元发放给困难群众。村集体有了钱,制度约束更抓紧。每季度第一个月10日前,村委会把党务、政务、财务等在村公示栏里向全体村民公布。

如今,中涧村创建了市级文明村、生态文明村和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从重点扶持的贫困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幸福依靠党,小康不忘党”成为中涧村村民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

“能在家门口挣钱 谁还出去受那个罪” 渑池盘活“僵尸企业” 工人不再奔他乡

?今年9月,乾润铝业年产15万吨氢氧化铝项目正式点火投产。铝厂外,一个叫王帅的00后徘徊一圈后,含着眼泪默默离去。爸爸工作过的地方终于重新点燃了希望,他要打电话告诉爸爸,爸爸不用奔波他乡工作了。

?这是渑池县盘活“僵尸企业”时的一个小剪影。也是一个留守儿童的小幸福。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陈思/文 李新华/图

“能在家门口挣钱 谁还出去受那个罪”

王帅小时候,这里还叫鼎盛铝业。王帅的爸爸曾经是三门峡鼎盛铝业有限公司最早的一批工人之一。他还记得2009年,爸爸用两个月的工资带全家去了一趟上海。他成了班里唯一一个登上过“东方明珠”的孩子。每当课本中出现上海的字眼时,同学们就齐刷刷地看王帅。那种自豪感成了他孩童时代最深刻的记忆。

然而此后没两年,王帅总觉得有股莫名的阴云笼罩在家里。他发现父亲给的生活费越来越少了,父母总是吵架。直到2015年,路过工厂紧闭的大门时,王帅才后知后觉——原来父亲早已失业几年了。有时候对地方而言,一个工厂代表的不仅是空洞的经济数据,更决定着数个家庭的经济收入与生活方式。渑池县委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帮扶一个停产、半停产企业,更是为了这背后无数家庭的生计。王帅告诉记者,父亲前一段在外打工没赶上乾润招工,如果乾润新招工,父亲一定赶回来进厂,“能在家门口挣钱,谁还出去受那个罪。”

作为渑池县盘活“僵尸企业”“停产、半停产”的典型代表,乾润铝业有限公司通过新注入资金1亿元,成功把停产近6年的原鼎盛铝业全面盘活,直接减少建设成本约6亿元,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可达5亿元,实现利税近9000万元,安排就业300余人,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

(今年9月,乾润铝业年产15万吨氢氧化铝项目正式投产)

“腾笼换鸟” 闲置资源枯木又逢春

王陆生曾是渑池县工信局局长,鼎盛铝业就是当年他任仰韶乡乡长时引进的企业。“因材料价格波动、市场竞争激烈、资金不足等多种因素影响,2011年的时候鼎盛铝业就停产了,原本先进的生产设备就那么闲置在荒废的工厂里,一天天损耗着。除此之外,厂子里的其他东西也被小偷偷走了不少,当时厂里也没人管……”回想起当时衰败的场景,王陆生依然非常痛心。

王陆生告诉记者,盘活“僵尸企业”“停产、半停产”企业并不容易,特别是对一些企业来说,开工就意味着赔本。渑池县盘活这些企业,靠的是从产品产能到产品附加值、从摸清资源到精准招商……事无巨细的帮扶。

比如除了帮助乾润铝业及时对接原鼎盛铝业的厂房资源,还投资2500万铺设通道,为该区域的数家企业提供清洁能源,“不仅产能提高了,环保也达标了。”今年,河南乾润铝业投资兴建了新的氢氧化铝项目,年产可达18万吨。

当然,这不是个例。

据悉,渑池县针对占地大、闲置厂房多,不愿出让土地、厂房等不动产的企业,全力促成企业通过“化整为零”的方式,使部分产品有市场、发展前景好的项目及时落地见效益,解决“僵尸企业”“停产、半停产”企业资源闲置的问题。如:总投资20亿元的渑池县雄安豫有限责任公司无纺布产业基地项目,利用原宏盛电器厂房土地,项目建成后,年可实现产值60亿元、新增利税13亿元;总投资5亿元的上海奥图环卫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环卫设备生产项目,利用原玖玖铝业现有土地厂房,项目建成后,年可实现产值4.5亿元、新增利税1.6亿元……

盘活“僵尸企业” 预计新增利税 13.5 亿

据悉,除了“腾笼换鸟”外,渑池还通过技术改造盘活了一批企业。如河南中色东方韶星实业有限公司,由于市场原材料价格上涨和氟化铝价格大幅下降,控股方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决定撤回资金和管理技术人员,导致企业停产2年多时间,成为“僵尸企业”。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该企业克服多重困难,多方筹集资金1000多万元重新购进新设备,改造改良两条生产线,于2017年1月恢复生产,安排就业职工160名;三门峡建玉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沸石原粉项目,则是利用原三门峡天意高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现有厂房、设备进行技术改造,计划总投资2亿元,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2.4亿元、利税3000万元……

通过产权出让盘活一批企业。如总投资1亿元的河南波阿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年产2.5万吨机械制造产品项目,通过县政府多方协调,重新出让原会盟电器现有厂房土地,项目建成后,年可实现产值2亿元、新增利税3900万元。

资料显示,近年来,渑池县针对县域内一些停产多年但“僵而不死”的企业,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追求高质量发展,持续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围绕“三去一降一补”工作要求,按照“做好减法、腾出空间、集约发展、精心管理”的思路,通过租赁经营、破产清算等手段,先后盘活原玖玖铝业、鼎盛铝业、弘盛电器、会盟电器等8家“僵尸企业”,盘活闲置土地1400亩、厂房50万平方米,预计可新增销售收入22亿元、利税13.5亿元,极大地降低了企业投资成本,提高了招商引资项目的落地效率。

▼▼▼

“五位一体”全域格局 文化游成渑池转型发展新名片

?仰韶文化千年的亘古绵延与黄河山水画廊的奇秀缱绻的交汇处,便是渑池。而在渑池县委、县政府的“文化旅游”方针的穿针引线之下,九曲黄河的母性鼻音、仰韶文化的传世彩陶、山村风情的砖瓦石墙、秦赵会盟的铸剑为犁、《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酝酿成篇……珠璧交辉。一个“历史文化游、自然山水游、现代工业游、红色经典游、乡村风情游”五位一体的全域旅游格局正在渑池热土上徐徐展开。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陈思/文 李新华/图

去仰韶文化博物馆看历史:一路走了 7000

清晨,当第一声啾啾鸟鸣惊醒豫西莽莽群山的时候,家住渑池县韶州路的62岁老人王德胜早已换好了运动鞋向城北方向踱步。往北走不了几公里便是仰韶文化博物馆,走到那里可以歇歇脚,王德胜说,或者可以多走几步,去仰韶村。这是王德胜的晨练路线。王德胜开玩笑道:“走这一路,走了七千年。”

七千年前,仰韶文化如第一缕曙光,照亮了中华文明的漫漫长河。仰韶文化博物馆工作人员王琪告诉记者,仰韶文化博物馆于2011年建成,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史前文化专题博物馆。占地21000平方米,展出并收藏仰韶时期各类文物60000余件……据介绍,该博物馆目前已经接待中外游客10万余人。

矗立于渑池县仰韶文化遗址上的仰韶文化博物馆,承载着耀眼的历史光辉,正是仰韶文化最耀眼的一张名片,向世人展示中国灿烂辉煌的远古文明,也令崤函大地光彩倍增。

数千年的山移水改、白云苍狗,湮灭了祖先们的婚丧嫁娶、爱恨情仇。但是先祖们将那些黄土变成的彩陶,却宠辱不惊间跨越了千年岁月。

去渑池县曲剧团听人文: 地方戏《大山的儿子》 名动京城

虽然已经时隔近4个月,渑池县曲剧团团长刘建方回想起今年6月23日《大山的儿子》在北京演出的盛况时,依然会激动不已。今年5月至8月,由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举办的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在北京举行。《大山的儿子》作为河南省唯一参演剧目,备受期待。

演员们也是丝毫不敢马虎,刘建方依然记得大夏天的排练厅内演员汗流浃背对戏文时的情形。热得受不了了,就跑到一边咕嘟咕嘟地灌矿泉水,男演员还好说,最要命的是,有两位女演员还怀着孕……

6月23日至26日,《大山的儿子》在北京演出四天三场,场场爆满,一票难求,社会反响强烈。演出结束后,千余名观众起立鼓掌,经久不息的掌声淹没了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

不仅观众竖起大拇指,称赞这是河南省为首都人民烹制的一道色香味俱佳的“文化大餐”。许多戏剧专家也不吝赞美之词,认为一个县剧团的演出水平不亚于国家级院团。《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网、光明网等150余家新闻媒体持续关注。

演出现场之火爆、专家评价之高、媒体反响之热烈,在河南戏曲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去仰韶酒厂游工业:嗅着酒香觅源头

在渑池,车子一驶入会盟路,浓郁的酒香便充满鼻腔。商丘睢县人张冠华是爱酒人士,他说,喝了那么多年仰韶酒,今年终于亲眼所见了整个生产工序,“以后和老伙计们有的吹了!”

在仰韶酒业蒸汽腾腾的酿造车间,蒸酒、翻锅、整理窖池等生产场面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在万吨恒温陶坛酒窖内,陈年佳酿老酒香味醇厚,窖香浓郁。

在成装车间,身着蓝色工作服忙碌不停的工作人员从装酒、验酒、打盒到包装等动作娴熟,全自动流水线把一箱箱酒传送到成品酒库。

在仰韶酒文化博物馆,酿酒文化、企业文化与研发生产历史等都尽收眼底,参观者络绎不绝。

仰韶酒业就是渑池县借力文化深挖工业旅游“富矿”的一个典型代表。近年来,仰韶酒业秉承仰韶文化的深厚底蕴,致力于传统酿造工艺与现代生物技术的结合运用,不断进行科技创新,围绕工业景观、生产流水线、工艺流程和劳动场面,将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制造业智能化生产、个性化定制等充分结合,实现了仰韶酒业品牌和仰韶文化内涵的无缝对接,全力打造融历史性、文化性、知识性、艺术性、观赏性、科技性和参与性为一体的仰韶酒文化旅游综合体。

去黄河丹峡看自然:红叶文化旅游节引来万人游

10月13日,三门峡渑池县第六届红叶文化旅游节在4A景区——黄河丹峡盛大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摄影家、书画家、作家、媒体记者及上万名游客齐聚于此,共同感受漫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十万亩韶山红叶盛景。

金秋时节的韶山,漫山红叶似流丹若云霞,如仙境般美不胜收。正值深秋时节,韶山人潮似海,美好的节日与美丽的景色将整个开幕式衬托得一派红火,热闹非凡。

渑池红叶观赏区位于坡头乡境内的北部山区,植被丰茂,面积达10万余亩,是亚洲最大的红叶观赏基地。在10月初到11月中旬的最佳观赏期内,可依次看到初红、红透、落叶三个时期的不同景致,每年都吸引着全国各地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观赏,成了深秋时节魅力渑池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据统计,“十一”节假日期间,黄河丹峡景区累计接待游客4.6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85.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3%和26%。

文化旅游已成渑池转型发展新名片

在渑池,我们可以聆听7000年前,仰韶先民唱响的人类的华彩乐章;感受2000年前,秦赵会盟化干戈为玉帛的和谐传奇;汲取80年前,刘少奇、邓小平、彭德怀等一大批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留下的精神财富。

渑池,风光秀丽,人杰景秀。底蕴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引人入胜的自然风景在这里融为一体,美丽淳朴的乡村风情和欣欣向荣的现代工业在这里交流对话。在渑池,我们可以尽情欣赏大自然为渑池遗存下的山水风光,鬼斧神工的国家4A级景区黄河丹峡、曲径通幽的仰韶大峡谷、雄奇壮美的百里山水画廊、古朴典雅的赵沟古村、碧波荡漾的黄河水、层峦叠翠的韶山森林公园等,可以尽情体验以4A级景区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游、以2A级景区刘少奇旧居为代表的红色经典游、以河南省三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柳庄生态观光园为代表的乡村风情游、以仰韶酒工业游为代表的现代工业游,是休闲度假的旅游胜地。

近年来,渑池县上下着力打造文化旅游特色县,聚焦全域旅游,立足资源优势,发挥地域特色,深挖文化内涵,成功打造了以黄河丹峡、仰韶文化博物馆、仰韶大峡谷等为代表的精品景区,初步形成了自然山水游、历史文化游、红色经典游、现代工业游、乡村风情游五大精品旅游线路,文化旅游产业逐步成为渑池转型发展的切入点和塑造形象的新名片,有力地带动着渑池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