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

“夜话长江”波涛上 拳拳之忱满大江

发布时间:2018-08-06 07:20:03来源:湖北日报

图为:8月4日晚,“夜话长江”研讨会在长江客轮上举行。

图为:中央电视台工作人员在现场直播前做准备工作。

图为:受邀专家学者回答记者提问。

图为:采访团成员在长江客轮上拍照留念。

图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郭习松(右二)在提问。(

图为:8月4日晚,“夜话长江”研讨会在长江客轮上举行。

(本版图片均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梅涛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郭习松

8月4日晚,凉风习习,长江两岸灯火璀璨。

武汉客运港边的江面上,作为“大江奔流”大型主题采访活动的重头戏之一,别开生面的“头脑风暴”——“夜话长江”研讨会在客轮上展开。

16天来,来自中央媒体和沿江11省市媒体的140多名记者,俯下身,沉下心,沿着母亲河走过云贵川渝湘鄂,用手中的笔和镜头书写新时代的长江之歌。

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记者们以独特的眼光发现了些什么?他们有哪些问题需要解答?有哪些建议需要畅言?受邀的国家有关部委和地方负责人及专家,与媒体人又会碰撞出怎样的思想火花?

长江病了,病在哪

访谈从新华社记者曹滢手里的一组老照片开始。

这是1998年新华社播发的一组图文通稿,显示长江上游金沙江、大渡河沿岸看到森林砍伐的情况,水土流失严重。稿件播发后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在国家有关部委主导下,当年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就正式启动实施。

2001年,曹滢参与西部大开发调研时行走长江上游,沿途时不时看到大片的荒山、荒地,还有泥石流滑坡的痕迹,就像天窗、补丁一样挂在山体上。“这次很欣慰,触目所及都是一片郁郁葱葱,再也没看到天窗补丁了。”曹滢的分享让大家眼前一亮。

数据显示,从2003年到2017年,长江水的年输沙含量已经比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的均值降低了整整50%。这说明,20年来实施的天保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国土绿化工程等生态修复的重大工程,对改善长江流域水土流失起到了治本的作用。

不过,随着光明日报记者刘坤端出一组数字,现场气氛变得凝重起来。刘坤在中华鲟研究所采访时获知,很多年前,每年洄游到长江葛洲坝水电站下进行产卵繁殖的野生中华鲟大概有2000多尾,但是到2013年的时候这个数量已经不足100尾。“如果说长江‘病’了的话,这两年我们一直在给长江‘体检’。”长江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长江委”)规划计划管理局局长马水山道出了长江的三大病症并给出“药方”。

一是滥采砂石。目前整体非法采砂、大规模采砂,在长江干流上面绝迹,总体形势稳定向好可控,但要标本兼治仍需艰苦努力。

“为什么非法采砂时有发生呢?”这中间既涉及到“三无(无船名船号、无船舶证书、无船籍港)船只”的管理,也涉及到目前砂石供需矛盾突出。长江委和其他部委联合准备出台“四联单”制度,携手协作,管住“三无船只”。

对供不应求问题,长江委和交通运输部正在考虑综合利用疏浚河道产生的砂石,缓解砂石供求紧张,目前正从制度层面或者技术层面加快解决相关具体问题。

第二乱占岸线。岸线是整个生态系统里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长江生态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出现的乱占问题,今年以来从云南到上海,已对9个省市8311公里的干流岸线进行核查,摸清了底数,发现了问题,分析了原因,对症开出了药方,下一步将开展集中清理整治。

第三乱排污水。长江委对长江流域8802个入河排污口进行了全面排查,发现、确认了6092个规模以上的入河排污口。对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水源区和自然保护区域核心区的58个排污口,已被责令整改,目前已经整改52个。

保护长江,从哪里着手

把修复生态摆在压倒性位置

在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副司长周小棋看来,要治理好长江,必须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以水污染治理为抓手,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长江是中华文明的生命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周小棋表示,长江经济带覆盖11省市,具有显著的流域经济特征。要给长江治病,首先要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长江流域的系统性出发,开展长江生态环境大普查,系统梳理和掌握各类生态隐患和社会风险,为母亲河做一次“大体检”。

周小棋认为,要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从源头上提出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的整体预案和行动方案,再分类施策,重点突破。“如果以50到100年的尺度来看待长江的生态破坏现象,我想是触目惊心的。而50到100年间,在我们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仅是一瞬。所以,为了一地的发展、一时的发展,对生态的破坏往往是代价巨大的,有一些是无法逆转的。因此,必须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更好地保护长江生物的多样性,用长江大保护来推进转型发展,用转型发展的成果来提升大保护的水平,最终取得长江保护与发展的双赢。”

生态环境部水环境管理司司长张波说,这些年治理上游林木砍伐现象,取得显著成效。这说明,看起来很困难的一些事情,只要方向正确、方法科学,还是能够克服的,这坚定了我们保护长江的信心。

“推进长江生态环境治理,要做好‘4+1’方面的工作。”周小棋说,第一要加强长江城镇污水的治理;第二要加强化工污染治理;第三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第四要加强长江船舶污染治理。还有一个“1”是尾矿,长江有很多支流,尾矿存在很大隐患。“只有这样做,才能打赢长江污染防治攻坚战,让长江母亲河尽快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加大船舶和港口治理力度

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原巡视员王明志表示,交通部加大了船舶污水治理力度,制定了船舶、港口防污染体系,建立了相关设施,按照国际标准加强治污力度,保证长江的饮水安全。同时,采取船舶标准化,淘汰老旧船舶。下一步还要继续推动船舶污水垃圾和沿岸城市接收设施的配套问题。“港口治理对于长江的保护和开发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王明志说,关闭的码头基本上都属于非法经营,其设备、条件、防污染基础设施都达不到国家标准。

对此,周小棋表示,对于一些利用不充分、效率比较低的码头,要抓紧研究解决。解决方向主要有二:

一要优化长江港口的功能布局。设立航运中心,不管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还是上游重庆航运中心,功能都要提升,还有一些主要港口,都要加强。但需要研究一般港口利用效率不高问题。

二是推进码头优化重组。现在比较多的做法是以省为单位,还有以资本为纽带。推进港口码头整合,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在此前的城镇化进程当中,很多城市靠近长江而建,其他要素向长江齐聚,给长江带来很大的污染。”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成长春说,“我们既要遵循规律,又要有针对性地破解难题。当前,最重要的是需要沿江11个省市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重新思考和规划长江岸线的节约集约利用的问题,让生产岸线让位于生活岸线和生态岸线。”

坚持“一盘棋”思想

“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一盘棋’的思想。”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副司长周小棋在访谈期间表示。

周小棋介绍,长江经济带是典型的流域经济,不仅涉及到“上下游”“左右岸”,还有“干支流”,是一个整体。为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共中央于2014年成立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这是协调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大事项。

周小棋透露,经过与长江经济带沿江11个省市协商,建立了“1+3”省际协商合作机制:“1”是2016年1月经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批准同意,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沿江11省市建立的长江经济带省际协商合作机制。每年召开一至两次会议,协调解决长江经济带发展中一些重大事项,譬如生态环境保护、交通基础设施、社会资源发展、基本公共服务等问题。“3”是上、中、下游成立的三个区域协商合作机制:下游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省市已建立“三级运作、统分结合、务实高效”的合作协调机制,召开了多次会议,解决了很多重大问题;中游湖北、江西、湖南三省签署了《关于建立长江中游地区省际协商合作机制的协议》,并签署《长江中游湖泊保护与生态修复联合宣言》;上游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四省市签署了《关于建立长江上游地区省际协商合作机制的协议》。“同时,在长江流域还有其他一些合作机制,这几年也在发挥作用。”周小棋相信,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的统筹领导下,如果“1+3”省际协商合作机制能够有效运行,再加上其他机制能够正常运转,一定能推动沿江省市的沟通交流和合作,形成合力,推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

唱响绿色发展“大合唱”

访谈中,国家部委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专家,透露了一系列好消息。

建立标准化制度,防农业面源污染长江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忠表示,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尤其是长江经济带的面源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影响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的一个严峻问题。为防止农业面源污染,农业农村部已开展了相关的工作。

她透露,目前我们国家还没有建立起很完善的农业标准体系,亟须共同努力,出台相关标准,引导农业朝着绿色化、生态化、循环化方向发展。

李忠介绍,目前农业农村部专门已出台了防止农业面源污染实施方案。最近,正在推动农药化肥减量化。

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获四方面推动

为保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长江沿线正掀起一场化工等重污染企业“关改搬转”的旋风。

工信部规划司副巡视员周虎介绍,长江经济带建设当前的重点,主要从四方面入手,推动绿色发展——

第一,去年6月,工信部联合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环保部发布《关于加强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对长江沿线产业发展以及企业的能耗、水耗、环境保护、排放等方面,作出了原则性的政策规定。

第二,强化节能、环保监察,包括固体废弃物的排查以及专项节能的排查,为高耗能行业设定节能排放指标等硬性约束,促进产业和企业界重视环境和生态问题。

第三,重点行业治理,特别是化工行业。目前,沿江11个省市都在着手危化企业的搬迁改造,并取得初步成果。

周虎介绍说,截至目前,搬迁和改造的企业超700家,易地搬迁超300家,同时排查沿江化工企业数量,为下一步严格治理提供数据支撑。

第四,支持、指导建设绿色园区。绿色园区实际上是集中治理污染、集中排放,对于产业绿色发展至关重要。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对话专家

8月4日晚,全程参加“大江奔流”采访活动的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与重庆日报记者一起,作为沿江11省市省级媒体代表参加“夜话长江”研讨会。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向专家提问。“作为11省市的媒体代表,我们更多的视角是发掘兄弟省市的发展亮点,为湖北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但在实地采访过程中,也深深感受到各地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识下,区域协同和协调发展力度还有望提升,产业布局还期待更加合理,对此专家们怎么看?化工企业关停并转,地方表示压力很大,相关安置措施有无更多的‘国家方案’?”“你这个问题,我和张波及工信部规划司副巡视员周虎一起回答。”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副司长周小棋说,要解决区域协同发展问题,需要一个权威有效的协商机制,目前上中下游和中央层面,已成立了一个1+3的共同协调机制,从去年运行以来,效果不错。

生态环境部水环境管理司司长张波表示,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市场性生态补救措施统筹兼顾。周虎则拿出去年工信部公布的《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指南》表示,《指南》对现有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都有一个规划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