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乡村振兴要发挥好本土人才的作用。他说,将来还要引进职业农民,让大学生甚至是海归人才主动回乡务农,使得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句话,20个字,十九大勾勒出乡村振兴的美丽图景。这次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又做出专门部署,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连日来,代表委员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建言献策。
[强农业必须靠科技创新]
室外零下30多度,能不能养猪?能。
冬天的黑龙江省龙江县滴水成冰,猪舍内却暖意融融。令人奇怪的是,猪舍保暖不用烧煤、不用烧燃气、不用太阳能,全靠热交换系统自给自足,温度可达25摄氏度。这是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无供热猪舍。该技术让东北冬季养猪不再是难事。
牧原食品公司董事长秦英林代表说:“农业不仅有干头,还有看头、有赚头。在很多人看来,养猪没技术含量,事实上,养猪现在也是高科技。我们正在研发大数据系统,发展智能化养猪。农业要强,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的路子。”
农业部提出,2018年是“农业质量年”。“抓质量,不仅要求农业科技由追求增产转向注重优质、安全、高效、生态,而且要加快推进农业政策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发展方式由粗放经营转向可持续发展。”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马传喜委员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这个角度看,第一产业的供给质量高了,整个产业链才会好,同时,在二、三产业上赚的钱,要反哺到第一产业中去。
“有标准是基础,能实施是关键。在推进农作物栽培标准化过程中,要坚持走法治推进道路。建议立法机关建立健全对农产品质量进行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出台粮食质量监管条例,让政府部门监管有法可依。”哈尔滨市政协主席姜国文委员说。
“农业科技创新应主动服务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服务农业的休闲、观光、康养等多种功能开发,通过科技创新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河南农业大学校长张改平委员建议,整合多个部门的农技推广职责,突出农业高校在农技推广中的作用,打通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
“质量、绿色出特色。我国农村发展差异性很大,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应因地制宜,大力培育特色产业、特色农产品。”辽宁省朝阳市市长高伟代表说,有了特色,农业才有后劲,才能使乡村振兴稳定长期可持续。他建议,加快建立农村承包地有偿转让和退出机制,给土地松绑,推动农业集约化生产。同时,解决人才缺乏、金融缺位问题。
[美丽乡村为美丽中国“打底”]
柯城山明水秀、龙游桃花十里、江山古道苍郁、常山柚香满园……如今,浙江省衢州市乡村“步步皆景、村村若画”。
“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底色。”衢州市委书记徐文光代表说,过去,有的地方农村脏乱是常态。衢州市着眼“全域提升、全境整洁、全民获益”,在有效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污水的基础上,所有行政村开展“整治乱堆乱放、拆除乱搭乱建、规范乱贴乱挂”专项行动,并全面构建村庄环境保洁网格化、管理一体化、考核精细化考评机制。
“把农村作为一个大景区、大花园来统筹规划,既要‘点上美’,也要‘面上美’,既要抓‘盆景’,也要造‘风景’,力求使每一个乡村都成为宜居宜业的好地方。”徐文光说。
农村不仅是美丽家园,还是稀缺资源。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加强农牧区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大力发展乡村绿色经济。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我们通过景区统一运营,在土地流转、建设机械租赁、交通运输、经济作物种植、合资公司股份分红等方面,给农牧民群众提供多元化的收入来源。”拉萨市市长果果代表说。
“农村美,就是要实现自然美、人居美、乡风美。” 江西农业大学副校长刘木华委员建议,加大对山水林田湖的保护和整治力度,采取更严格和有执行力的保护措施,将小农户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小型养殖场的面源污染管起来。因地施策做好村庄规划,建好基础设施,推动“厕所革命”,提供必要的农村公共服务。“深度挖掘优良文化传统,打造乡村文化名片。比如,江西是革命老区,许多农村都有红色基因,民风淳朴,邻里和谐,可以更好地策划规划,做足特点亮点。”
[未来务农兜里有钱脸上有光]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岷江村党总支书记陶勋花代表说,她所在的岷江村有“花木之乡”美誉,也是川派盆景的发源地。这些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产品,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有望加速体现市场价值。
“乡村振兴,底子是产业兴旺。村村乡乡应立足当地实际,因地制宜谋划产业兴农。”陶勋花说,近年来,村里不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建立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乡村旅游公司等,对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和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进行改革,引导村民与市场主体共同开发资源。村里引进一批康养旅游、休闲民宿项目,盘活100多亩闲置土地,带动200多户村民参与。
“借助‘互联网+花木’,聚贤村花木年销售额已经过亿。农民兜里有钱,脸上有光,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看到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发展‘互联网+农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江苏省沭阳县庙头镇聚贤村党委书记李生代表干劲更足了。
这几年,李生带着村民种植花木,通过电商销售。物流快递直接将网点设在了村里。“我们的花木瞄准中高档市场,高附加值花木占了四成以上。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南京青奥会都用过我们的花木。”
李生建议政府通过托管、税收等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引导群众把各地特色农业做强做大,带动形成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本报记者马跃峰、杨迅、方敏、邱超奕、尹晓宇、杨倩、方圆、齐志明、张文、辛阳、唐天奕、琼达卓嘎,人民网记者徐驰参与采写)
(作者:杨柳)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