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网络中国节·清明

仰望星空,致敬荆楚英烈

发布时间:2018-04-05 10:36:46来源:湖北日报

【武汉市黄陂区】革命先驱吴光浩——

浩气长存,一门两忠烈

 

图为:吴先和在吴光浩烈士墓前讲述伯父的革命故事。

【英烈故事】 吴光浩,黄麻起义领导人,鄂豫边红军和苏区创建人,1906年出生于武汉黄陂。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北伐战争。1927年11月参与领导黄麻起义,任副总指挥。1928年7月,任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军长兼第31师师长,指挥所部多次战胜国民党军围攻。1929年5月,受命赴商城领导起义,途径罗田县滕家堡时遭敌伏击,英勇牺牲,年仅23岁。

 

图为:吴先成(右一)、吴先和(右二)和吴光荣烈士侄子吴所新(左一)。

吴光浩烈士牺牲已近90年,但他的英名在家乡武汉市黄陂区王家河街仍是家喻户晓。

“这里的人都知道他,我带你们去!”3月29日上午,一听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要去寻访吴光浩烈士陵园和烈士后人,王家河街三合片区域综合党委副书记吴三华自告奋勇给我们带路。

驱车来到烈士故里蔡吴湾,村口的小山坡上就是吴光浩烈士陵园。陵园不大,约300多平方米,但庄严肃穆,干净整洁。青松翠柏掩映下,吴光浩烈士墓静静伫立,上半部分的花岗岩上镶有烈士的半身浮雕像,依稀可见烈士当年的英姿。下半部分的黑色大理石石碑上镌刻着烈士生平。看到“牺牲时年仅23岁”,在场每个人无不为之惋惜。

“四伯在黄陂前川中学读书时,开始接触马列主义思想,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吴光浩的侄子、82岁的吴先和老人闻讯而来,为我们讲述伯父的故事。他介绍,吴家兄妹共8人,吴光浩排行老四,自己的父亲是老五。尽管和四伯从未谋面,但从小就听父辈讲他的故事,“为了一心闹革命,四伯没有听父母的安排结婚,而是偷偷溜走去领导黄麻起义,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吴先和说,尽管伯父很早就牺牲了,但党和人民没有忘记他。解放初期,政府就给他们家颁发了“烈士家属”的牌匾,1975年还专门修建了烈士陵园,以纪念这位英年早逝的红军将领。2002年,吴光浩烈士墓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每到清明节,我们兄弟几个都会来给四伯扫墓,就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每年也有学生集体来到墓前缅怀四伯。”吴先和指着陵园门口挂着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铜牌说。

在陵园里还并排建有一座吴光荣烈士墓。“吴光荣是吴光浩的堂兄,中共黄陂县委第一任书记,1928年被国民党杀害于汉口。”吴先和说,吴家一门两忠烈,作为后人,这段家史让他们深感自豪。

距烈士陵园仅50余米的地方,住着吴先和的堂弟、72岁的吴先成老人。走进吴家,只见堂屋的正墙上,就挂着一幅吴光浩的遗像。仔细端详,吴先成跟伯父吴光浩神情相貌竟颇有几分相似。他介绍,听长辈说,四伯从小文武双全,爱打抱不平,乡亲们都很喜欢他。讲完,他从里屋捧出一根约50厘米长的木棒说:“这是四伯年少时在家习武用的袖棍,也是他唯一的遗物。虽然四伯没有给我们留下任何物质财富,但他忠厚正直的品格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一直深受后辈敬仰,永远值得我们传承。”

在吴先和带领下,我们来到“吴光浩烈士旧居”参观。这是一座当年的木制老屋。在其周围,村民建起了一座座新楼房,与之形成鲜明对比。

“在上级部门帮扶下,蔡吴湾所在的青云村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建设农村光伏发电项目,去年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8万元,59户贫困户全部脱贫,实现了整村脱贫出列。”吴三华介绍,下一步村里还要清理塘堰、增建太阳能路灯、修建公厕、植树绿化,大力整治村容村貌,让村庄美起来、亮起来、绿起来。

“现在我们的生活这么好,四伯的在天之灵一定会感到很欣慰!”吴先和说。

(作者:  编辑: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