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网络中国节·清明

仰望星空,致敬荆楚英烈

发布时间:2018-04-05 10:36:46来源:湖北日报

【宣恩】为民模范周国知——

你的乡亲们,已经过上了好日子

【英烈故事】 周国知,生前是宣恩县椿木营乡民政助理。先后担任原椿木营区后坝乡人武部长、乡长、椿木营区(后改乡)计生办主任等职,1990年撤区并乡后,先后两次任民政办公室主任。因积劳成疾,2003年5月8日,在第六次到联系的“消茅户”胡柏春家督促“消茅”工作时,昏倒在潮湿的草地上,后经检查身患肝癌,于2003年9月27日病逝,年仅42岁。

 

图为:周国知生前帮助胡柏春换成了现在的房子。

3月28日,宣恩县椿木营乡勾腰坝村10组,年过七旬的胡柏春坐在门口,拿着一本已经翻出卷角的书细细研读。

这是周国知的传记,“想国知的时候,我就拿出来翻一翻,看看他的照片。”

当年,胡柏春一家四口住在一间茅草屋里,“夏天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冬天茅草屋不挡风,孩子们冷得发抖,家里又买不起更多的被子,只能把玉米壳堆到身上保暖。”家庭的贫困,让胡柏春的两个儿子迟迟找不到老婆,这也成了胡柏春最大的心病。

2003年,恩施州将“把帮助居住在茅草棚、岩洞中的特困群众盖新房住进新居”,列为当年重点工作。时任椿木营乡民政办主任的周国知,当时已是身患重病,却毫不犹豫地奔走在“消茅”工作第一线,成为胡柏春的“联系人”。

“国知不知道多少次来我家,嘘寒问暖,有一次,他出门后不久就晕倒在山边小路上。”说到这里,胡柏春老泪纵横,“在他的帮助下,我申请到了6000元的补贴,买了现在的房子。住进新房的当年,两个儿子先后结了婚。可惜这时候,国知已经看不到了……”

现在胡柏春的大儿子在外打工,小儿子在家搞特色种养殖,七彩山鸡、土蜂蜜、中药材,供不应求。“2012年我买了车,去年家里的纯利润接近12万元。”小儿子丁小平说,“现在我们家在村里属于中上游,早不是贫困户了。”

 

图为:胡柏春在家门口读周国知传记。

在杨柳坨村和锣鼓圈村之间,有一道深谷,酉水河咆哮而过。河上的一座水泥桥,成为两岸老百姓过河的唯一道路。

“这是国知当年带着大伙修的。”77岁的闫光富家住河边,周国知修桥时就住在他家。闫光富介绍,之前河上是一座独木桥,非常危险,多人在此失足丧生。1989年初,时任后坝乡乡长的周国知决心带领群众修桥。

“他带着大伙用‘弯架子’从山上往山下河边背水泥,由于他身体一直不好,我们让他歇一歇,指挥别人干。可是他总说,干部不冲在前面,老百姓哪里来的干劲?”闫光富指着桥头的一座功德碑,“这上头写得清清楚楚。”接近30年过去了,碑上字迹依然清晰可见,“乡人民政府乡长周国知等人几临现场,切磋修桥大计,尔后村成立工程指挥部,组织实施……”

周国知离开15年了,闫光富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是村里的贫困户,去年搞扶贫,给我修了新房子,我特别高兴!”走进闫光富的房子,两层小楼,窗明几净,“说到底,我们得感谢党啊!”

“在当下的脱贫攻坚工作中,周国知精神依然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我们一定要坚决打赢这场硬仗。”椿木营乡党委书记尤浩说。

(作者:  编辑:王会